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亲人 > 第400章 杨乃武与小白菜(第1页)

第400章 杨乃武与小白菜(第1页)

【#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

【很多人用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夸赞慈禧,这个观点是不是对的?事实的真相是怎么样的?

以下内容基本取自于申报和公开的文史资料。

杨乃武案生于公元1873年,同治十二年,这也是同治大婚后第一年亲政。

当时浙江省余杭县有个举人叫杨乃武,排行老二,家境富裕,为人乐善好施。

业余时间,杨二爷就喜欢帮着街坊邻里写点诉状,所以严格来说杨乃武也是个讼师。

余杭县漕运达,老百姓纳税交粮食,官府的陋规又极多。

交银子有火耗,交粮有折耗。

老百姓交完粮食,收粮官就要用脚踢上三下,让米撒出斛外。

撒出的米,不许农民自己扫取,最后这些折耗就都归了官府衙役。

也就是所谓的淋尖踢斛。

长时间被欺负的老百姓们就请杨二爷代他们交米,杨二爷心地善良也就答应了。

反正杨家家大业大,衙役不敢踢他的米斛。

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样一来杨乃武就得罪了县里的收粮官和公务员们。

而且这种事,你能帮的了一户两户,整个余杭县的老百姓你不可能全帮。

但杨乃武竟然愈演愈烈,他开始帮着老百姓们写状子,向县衙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县衙不许再踢米,减轻百姓的负担。

这个情况就很逗,因为大清律里明令禁止了踢米斛,踢了本质上就是违法。

但现实情况是每个县都踢。

换句话说:懂法的有实力打官司的,我们不敢踢,我们只敢踢弱势群体。

但现在已经有乡绅为民请愿,状告县衙违法,按理来说实力一般的县长就应该选择息事宁人。

毕竟县衙理亏嘛,对方又有实力。

可当时的余杭县县令刘锡彤可不一样,他为官刚猛霸道,比较注重政绩。

而且刘县长还加着知州衔,他是七品知县,享受五品知州待遇。

这种县长在当地,肯定就比较权威。

刘县长认为杨乃武属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县里为了出工作成绩,为了流畅运转,我踢几脚米斛怎么了?

江浙一带乃富庶之地,踢几脚又饿不死人。

又特么没踢你的,你闹个什么劲?

所以刘县长就把杨乃武传到了县衙,对其一顿批评教育。

杨乃武也不服气,你县衙违法还批评我,凭啥?

于是据理力争,俩人就吵起来了,最后弄得不欢而散。

出了县衙以后,杨乃武仗着自己的举人功名,是天子门生,就在县衙门上写下了一副对子。

“大清双王法,浙江两府台。”

大清律有明令,量米时不能用脚踢,浙江府台也过明确的布告。

但你刘县长就是不改,你牛啊!你就是大清的第二王法!浙江的第二府台!

等于是在说刘县长权势滔天,给刘县长上眼药。

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杨二爷他算个英雄。

可这样一来,他也算把刘县长完全得罪透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