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和总旗们清了清嗓子,
紧接着便将那精心规划的赈工方案,
绘声绘色、一字一句地向众人宣读起来。
随着方案内容缓缓道来,现场的气氛就像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
从起初的慌乱无序,瞬间沸腾成了一锅开水,满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劲儿。
你瞧那些人,
之前都被叫做难民,
每天灰头土脸地只能厚着脸皮去蹭一碗救济粥,
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可现在一听这方案,那眼睛都亮得跟灯泡似的,
仿佛一下子看到了新生活的曙光。
为啥呢?
因为他们马上就能甩掉难民这个不光彩的帽子,
被朝廷派来的小侯爷和王县伯收入麾下,
登记造册,成为紫山县正儿八经的百姓啦!
“嘿,这可真是要熬出头了哇!”
一个瘦巴巴的大叔激动得满脸通红,
双手不停地搓着,眼里闪着泪花,
“以后咱就是有身份的人咯,能像正经老百姓一样,
有地种,有活干,还能挣工钱,
这日子,可算是有盼头啦!”
“是啊是啊!”
旁边一个年轻后生也跟着附和,
兴奋得手舞足蹈,
“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
天天等着别人施舍那一碗粥,吃得心里都不踏实。
这下好了,咱靠自己劳动吃饭,多带劲呐!”
“是呀,还是以工代赈好。。。。。。”
然而,当他们听到最后那句
“等到所有荒田开垦完,
所有登记在册的老百姓,
每人都能免费领到十亩地”的时候,
现场瞬间炸开了锅,众人彻底疯狂了。
“啥?大人请再说一遍?
十……十亩地?还能免费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嘴巴张得老大,
下巴都快掉地上了,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使劲儿揉了揉耳朵,生怕自己听错了。
“爹,您没听错!
真的是十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