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捋着胡须,仔细端详着徐飞,见他神色认真,没有半分玩笑之意。
这孩子的心智,早己远超同龄人。
或许,他真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惊喜。
“八股文啊”
钱大塾师沉吟片刻,笑了起来,“好,你想学,老夫便教你。只是这八股之体,繁复冗长,规矩极多,并非易事。”
“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学生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先生教诲。”
徐飞躬身应道。
“嗯。”
钱大塾师点了点头,走到书案前坐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徐飞也坐。
“八股文者,上承义理,下通时务,乃是考校士子文章规矩与对圣贤经典的理解。”
“其体式严谨,犹如建筑章法分明。”
“一篇八股,大致可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钱大塾师娓娓道来,从八股文的源流、发展,讲到其结构、特点,又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如何“破”题意,“承”文脉,如何组织论点,铺陈文辞。
徐飞听得极其认真。
前世作为汉语言博士,他对八股文的历史、理论了如指掌,论文写过不少。
但理论是理论,实际写作起来,尤其是要符合这个时代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偏好,又有所不同。
钱大塾师的讲解,恰好弥补了他对当前时代八股文实践细节上的空白。
他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印证、对比,不时提出一些疑问,都恰好问到了关键之处,让钱大塾师更加刮目相看。
师生二人,一个讲得投入,一个听得入迷,时间不知不觉流逝。
待钱大塾师讲完一篇范文的剖析,抬头看看窗外,天色己经有些暗沉了。
“今日就到这里吧。”
钱大塾师合上书本,轻轻舒了一口气,“时辰不早了,快回家去吧。明日再来,我们继续。”
徐飞立刻起身,再次恭恭敬敬地向钱大塾师行了一礼:“多谢先生教诲。学生告退。”
钱大塾师微笑着点了点头。
徐飞转身走出书房,穿过院子,离开了钱家私塾。
回到家中,徐飞将今日之事简单与父母说了。
王翠莲听闻钱大塾师愿意帮忙解决作保的事,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大半。
又得知徐飞竟然开始学八股文了,虽然不太懂那是什么,但也知道钱大塾师是看重自家孩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徐老二虽然没说什么,但脸上那紧绷的神色也缓和了许多。
一夜无话,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