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纸粗糙,字迹潦草,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
写着“爹,明礼,我在边军一切安好,勿念。
此地天寒,然军粮充足,同袍和睦。
见字如面。”
另一封信,用的是好一些的信纸,字迹也工整了许多,内容却多了不少。
“爹,翠莲,三弟三弟妹,孩子们:我在江州一切都好,只是年关事忙,实在抽不开身回去。
你们在家要听爹的话,照顾好娘。
等开春了,我赚了钱就回去”
徐老头看着那两封信,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欣慰。
“你爹总算是开了点窍。”
徐飞捏着那封报平安的家书,心里五味杂陈。
父亲是真的长进了,他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周全。
他拿着那封写给全家的信,走到正堂。
王翠莲和赵氏等人正围在一起准备着年夜饭要用的东西。
“娘,三婶,爹来信了!”
徐飞扬了扬手里的信。
王翠莲猛地抬起头,手里的菜叶都掉在了地上,她快步走过来,声音都在发颤:“你你爹的信?”
“嗯!”徐飞点点头,清了清嗓子,大声地将信念了出来。
“我在江州一切都好”
他念得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王翠翠莲听着听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她一把抢过信,翻来覆去地看,虽然她不识字,但那熟悉的字迹,让她感觉丈夫就在眼前。
“好,好,平安就好”她喃喃自语,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
院子里的气氛,因为这封信,瞬间变得轻松而喜悦。
徐飞看着这一幕,悄悄地将另一封真正来自西北的信,揣进了怀里。
那个冰天雪地的军营,那些浴血奋战的日夜,就让他和爷爷两个人知道好了。
除夕夜,院子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气。
一家人吃过团圆饭,守岁到三更。
姐姐们拿着压岁钱,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放着小挂的鞭炮,笑声传出很远。
就在这时,三婶赵氏突然捂着肚子,脸色发白,额上冷汗首流。
“哎哟肚子肚子疼”
三叔徐老三一下慌了神:“怕是怕是要生了!”
家里顿时乱成一团。
徐老头还算镇定,立刻让人去请早就备好的稳婆。
王翠翠莲也赶紧张罗着烧热水,准备干净的被褥。
男人们都被赶到了外院,焦急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