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那就这样。」杨文东笑说道:「希望我们的报纸,能够一炮而红啊。」
秦志业笑说道:「有杨生在,必然会最终成功的。」
一个月后,中环同文路:
杨文东站在一栋正在建造的楼层面前,身边也跟着一名身穿淡黄色连衣裙的妙龄女子。
白玉姗看着眼前刚刚建起的三层楼,问道:「这就是你说的,港华日报的新总部?」
「对,再过两个多月,就能封顶了,而上面楼层在建的时候,下面也会跟着装修。」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差不多到12月底的时候,港华日报就可以搬进去了。」
这一个月来,杨文东也多次相约白玉姗,二人的关系,进展的还不错。
因此,一些事情也就告诉她了,毕竟,港华日报如果真的成为香港第一份推出香港第一份彩色报纸,那背后的老板也是有可能被其他媒体知道的。
白玉姗笑说道:「那你也就成为香港中环的业主了,这个身份,不知道多少地产商人都想获得呢。」
「一间小的写字楼罢了。」杨文东耸耸肩说道:「加上地皮与建造成本,一百多万港元,我大部分还是用的银行的钱。」
白玉姗说道:「这做地产,本身也就是用银行的钱啊,在银行有信用额度,本身也是财富的一种。」
「那我的信用额度可不小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如今,新工厂的便利贴产能已经急剧增加,上个月的出口额度高达160万港元,就这还没到极限,因为设备还没有铺满。
而粘钩也一样在日本丶湾湾丶东南亚地区火爆了,目前还比不上便利贴,但考虑到还有没有开发的北美及欧洲市场,未来也是可期的。
虽然自己的负债还没有还清,甚至一小半都没还,可这样的盈利能力,直接让知晓具体情况的廖创兴银行及恒生银行视杨文东为最VIP的客户了。
白玉姗笑说道:「那你倒是可以考虑再在中环买楼了,我听说最近中环的大厦,都有交易的呢?」
「那些只是小型旧楼,算不上什麽大厦。」杨文东淡笑说道:「真正的大厦,可都是核心区的那些。」
50年代末的中环,也还是有着很多旧楼的,主要还是因为地价还不够高,且空地或者矮房子还有一些,拆了旧楼不太划算。
等到60年代末,香港房价开启了新一轮的真正牛市,那个时候各种旧楼,就开始拼命拆了。
白玉姗笑问:「怎麽,你还看不上啊?」
「不是看不上,而是不急。」杨文东耸耸肩说道:「我现在的资金,更倾向于投资事业,而如果事业需要地皮或者物业,我再投资就行了,就跟这未来香港华人日报的总部一样。」
没人会知道,到了66年,香港房价将会遭到一次史无前例的暴跌,程度之高,比83-84年那一次还要狠的多。
李嘉成丶李兆基等未来四大家族或者其他超级富豪,就是藉助这个时机,抄底地皮才有了后面的成功。
当然,如果不是为了持有,而是跟正常地产公司那样拿地开发后卖掉,那也是能赚一大笔的,廖创兴银行就在做这件事,杨文东就算想做,估计也要到明年。
「哦。」白玉姗点点头,又问道:「那你之前说的那个德国的彩色报纸设备到香港了吗?」
「到了,在那边。」杨文东指着一个方向说道:「一公里左右,公司专门租了一个小仓库。」
生产印刷报纸的设备,自然不可能放在写字楼里,而为了方便,秦志业就在附近差不多1公里的地方租了一间小型货仓,以后就在这里印刷报纸。
白玉姗说道:「那也不错,方便。」
「走,我带你去看看。」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还有一件事忘了跟你说了,我特意找了一个堪比金镛的人,来给我们新报纸写小说。」
「堪比金庸?」白玉姗自然一脸不信,说道:「这怎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