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同学!这边!”
一名身穿浅蓝学生制服的姑娘挥着手跑来,两条麻花辫随着跑动轻晃。她脸颊晒得微红,眼睛却亮得很,胸牌上“陈怡戏剧社”几个字格外清晰。这是复旦大学戏剧社的接待员,是电视剧里周文的爱人,也是因为她才枪杀日本人,但是在原主的记忆里却是没出现过的新面孔。
“辛苦你等这么久。”周文推开车门,指尖刚碰到车门把手,就见陈怡伸手要帮他拿行李箱,动作却被另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抢了先。
“我来就行。”男生扶了扶眼镜,把行李箱攥得死紧,“我是张楚,复旦戏剧社的。”他看周文的眼神带着点防备,像是护食的小兽。
刘远在周文耳边轻笑:“这张楚看你的眼神不对啊。”
刘志辉也凑过来:“陈怡学姐刚才一首盯着文哥看呢。”
周文没接话,跟着陈怡往宿舍走。路边的梧桐树下,几个学生正围着收音机,里面传来播音员急促的声音:“日本海军陆战队在闸北布防,局势危急”风吹过树梢,叶子沙沙响,像在替人攥紧了心。
“你们东吴大学的《放下你的鞭子》排得真好。”陈怡忽然转头对周文笑,辫梢扫过肩头,“我看过你们在苏州演出的报道,周文同学演的青年太有劲儿了。”
“只是碰巧。”周文刚说完,就听张楚插嘴:“陈怡你不知道,周文同学可是苏州首富的儿子,演富家子哪用得着演。”话里的酸气连刘志辉都听出来了,偷偷拽了拽周文的衣角。
陈怡瞪了张楚一眼:“别乱说。”她从帆布包里掏出张节目单递给周文,“今晚我们排联排,你要是没事”
“们得先回宿舍放东西。”张楚抢过话头,把行李箱往周文手里塞,“周同学一路累了吧?我带你们去宿舍。”
周文看着张楚紧绷的后颈,突然觉得这战前的校园倒有了点不一样的滋味。他接过节目单时指尖碰到陈怡的手,姑娘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耳尖红了。
到宿舍放下东西,刘远扒着窗户看陈怡和张楚走远,撞了撞周文的胳膊:“可以啊文哥,刚来就有人看上了。”
“别瞎说。”周文打开窗户,晚风带着黄浦江的潮气涌进来,混着远处隐约的汽笛声——那是日军军舰的声音。他摸出怀表,时针指向下午五点,离1月28日还有不到一天。
晚饭时食堂里格外安静。学生们没像往常那样说笑,都在低声议论时局。有人说十九路军己经在闸北布防,有人说日本领事馆撤走了侨民,筷子碰到搪瓷碗的脆响都透着小心翼翼。陈怡端着餐盘坐在周文对面,刚要开口,就见张楚端着碗汤挤过来,硬是插在两人中间。
“周同学尝尝我们食堂的罗宋汤,上海特色。”张楚把汤碗往周文面前推,胳膊肘却差点碰到陈怡的餐盘。
陈怡抿着唇没说话,给周文夹了块红烧肉:“这个好吃。”
张楚的脸立刻沉了沉。
周文假装没看见,咬着红烧肉问:“今晚联排几点开始?”
“七点。”陈怡眼睛亮起来,“本来想演《茶花女》,但大家说太不合时宜,改成《抗敌歌》大合唱了。”她指尖在桌布上画着圈,“听说你台词念得特别好,能不能”
“周同学刚到,肯定累了。”张楚又插话,“而且他是东吴大学的,未必看得上我们的排演。”
周文放下筷子:“我去看看。”他看向陈怡,“正好学习一下。”
陈怡笑起来时,眼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