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去北京汉演义 > 第17章(第1页)

第17章(第1页)

天凤三年十月,王莽派平蛮将军冯茂率军攻打句町。士兵不服水土,加之瘟疫流行,死亡者达到十分之六、七,战斗力已大为削弱,加之横征暴敛,迁徙边民,使得益州郡财空力尽,攻打句町屡屡不见成效。王莽下令,招回冯茂,投狱处死。重新派宁始将军廉丹和庸部牧史熊统军。两人结辔而行,史熊道:&ldo;廉将军,这次我们俩可是领了一份苦差事,以冯茂之能,尚不能取胜,反而把性命也丢了,我等得用心为之。&rdo;廉丹道:&ldo;冯茂为时运所累,疾病流行兵士死之甚众,哪有战斗力可言,所以不能打胜仗,若我等先至,也当迁徙乡民,遇到瘟疫,这等罪过已有冯茂顶了。今瘟疫已过,大军又得以休整,况又注入这些新兵,战斗力已非昔日可比。我等到后,当激励士兵,打败句町,报喜于长安!&rdo;史熊道:&ldo;如此甚好,莫步冯茂后尘。只是地近高原,空气稍薄,且山多林茂,不利于大军团作战,仗到底如何打,等到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再说吧。&rdo;

第六回第二节

两人到得中军大帐,亦不卸装,宣布升帐,众将军前来报到。廉丹道:&ldo;前冯茂督军不利,已被处死。我今前来,众将军应各自效命,以报皇恩。在来的途中,我和史将军已到前沿看过地形。山中地势复杂,树林茂密,及有利于小股部队穿插。现我军之众,数倍于敌,况南蛮小国兵力分驻,我将率领大军向南推进,步步为营,多放明哨、暗哨,多组织小分队进行穿插迂回,兼之稳扎稳打,徐徐推进,各个击破之。我就不信打不进他们的老巢,征服不了小小的句町。我要让每个士兵都成为山地丛林中的英雄。&rdo;探马报:&ldo;报,前面山谷中发现小股敌人,兵力不足二百。&rdo;&ldo;再探再报。&rdo;廉丹令一偏将前去击之。偏将领命而出,得胜而返。&ldo;报廉将军,斩首二十余级,余者逃去。&rdo;&ldo;好,首功一件,我当上报朝庭为你请功。&rdo;廉丹亲自写奏章:所到之日,即与敌大战于山谷中,托圣上之福,将校用命,首战告捷。使快马速报长安。

于是捷报频传,或斩首二百,或杀敌三百。王莽又得到密报,得知句町兵已被打怕龟缩不出,况且那里瘴气弥漫,进攻受阻,召廉丹、史熊返回。二人望增加支援,表示一定要克敌而返。于是大肆敛财。催促大尹冯英供应军资,冯英不肯,上书道:&ldo;前统军冯茂,只顾眼前,不计后果。道县以南地区,山高路险,冯茂却把大量民众赶到远处居住,花费数以亿计。将士遭受毒疫而死的占十之六、七。如今廉丹、史熊对于自己不能如期打败敌人感到忧惧,向各郡征调粮草、兵员、财物。征敛的比例达到十分之四,毁了地方而不能取胜,应该停止攻伐,让军队屯田,以自养之。宣布杀死蛮夷头领者获奖赏。&rdo;王莽大怒:&ldo;冯英此人,不识时务,历来用兵之事,为国家重中之重,大军屯处,自然影响当地,罢兵之后,方可恢复,这个浅显的道理却不懂,免去其大尹之职。&rdo;拿过冯英奏章又看了一遍,有些醒悟,说:&ldo;冯英之言,却也有些道理,无可厚非。&rdo;于是,将冯英调任长沙连率。

长安太学府内,强华的亲戚给强华送来钱、物,以补充学费。来人走后,刘秀悄悄对庄光说:&ldo;于今算算日子,我来长安已经三年了,眼看完成学业还得一年光景,不知所剩的钱能不能撑下去。&rdo;庄光说:&ldo;我更难呢,我的仆人还住在太学府外,住宿吃饭也需要用度。&rdo;刘秀道:&ldo;邓禹在这里有亲戚,他不要紧,最难的就是我俩,有件事我已想了很长时间,想和你商量一下,也不知你愿意否!&rdo;庄光道:&ldo;说来听听。&rdo;刘秀道:&ldo;我已观察过多次了,长安城内有些推车的,牵牲口的,帮别人带个脚,生意还不错,正好你的仆人住在这里也无事,不如咱俩合钱买头驴,让你的家人赶个短脚,挣些补贴,不知你意下如何!&rdo;庄光道:&ldo;好主意呀,仆人向我说过几次了,想找个活干干,不然的话,光吃饭不干活,东溜溜,西转转,比我过的都神仙,只是我不许。咱们说干就干,趁明天休息,就办这事。&rdo;还别说,这办法还真不错,每天都有进项,有时挣的多了,几个人还改善改善。

天凤四年(公元十七年)六月,王莽重申六管命令。每一管命令下达,都设立禁令条款,犯禁者最高刑罚处以死刑。官吏、百姓犯罪被罚者日益增多。又令上公以下占有奴隶的人全部征税,一个奴隶征三千六百钱。天下愁苦,盗贼云涌。纳言冯常就六管制度进行谏诤:&ldo;实行&lso;六管五均&rso;赊贷令,不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渔、猎、樵、采、养蚕、缫丝乃至医、卜都要纳税,而官府则会层层盘剥,加重百姓负担,使民不得休养生息,终年劳作,不得饱食,以至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百姓哭泣垂泪。而一人私铸钱,邻里虽不知情,也要连坐,妻子没入官府为婢,只此一项受诬之人不知有多少,乡宦也不知榨取了多少钱财,而交不起钱的被送往长安。我闻之,被送往长安的百姓达十万之多,差官又强迫他们互易夫妻,因而愁苦之死者十有六、七。&rdo;王莽大怒,罢了冯常的官。

琅邪海曲县城,有一人家,广有田产,在城中繁华地段开有一偌大铺面,经营着衣、酒、百货。女主人主持着家政,人称吕母,其夫早亡,只有一子育。吕母带着孩子管理着仆从、田农,经营着商铺、田产,日子到也十分富足。育儿已渐渐长大,却不喜欢商铺和稼穑之事,常与城中赋闲子弟一起喝酒、游乐,吕母为此子发愁。一日吕母对儿子道:&ldo;育儿,你年龄越来越大,整天不务正事,虽然我们家不愁吃不愁喝的,可你能不能静下心来,读读书,以后也能搏取个功名。&rdo;吕育道:&ldo;母亲,你也知道,我根本不是读书的材料,一看书头就疼,手里捧着书,心思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根本就看不下去嘛。&rdo;吕母道:&ldo;娘也知道,你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可我总盼着你哪一天开窍了,回心转意,能够好好的读书,我看你整天的无所事事,心里就不好受。你父亲不在了,这么大的家业,就靠母亲一个妇道人家撑着,你也多少帮衬些,学学管理家务也行,若我百年之后,你又没有一技之长,再大的家业,你也守不住,母亲真为你担心。&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