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第二次搬迁所设立的临时营地,遭到了曹军的袭击。
因为营地是临时设置的,因此不管在哪个方面上,都无法和正式的野战营地媲美。
营寨的墙体,因为大雨的原因,导致无法在地面上夯实树立,打下去的木桩要么就是太软,要么就算是打下去了,也很容易被雨水泡开。
至于什么壕沟和陷阱,在这样的雨水里面自然是想都别想。
可是骠骑军的富庶,依旧在这些临时营地里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李典送来的假粮车,现在成为了廖化临时营寨的墙。
两三人用油布支撑起棚子来,然后人就挤在辎重车上睡觉,虽然不够宽敞,但是至少比躺在泥水里面要好得多。只不过辎重车的数量依旧是有限的,所以就只能是轮值睡觉。
大雨之下,虽然挖了一些沟渠来进行排水,但是地面上的坑洼之处依旧积水不少,也使得曹仁前来偷袭的兵卒很早的时候就暴露出了身形。
只不过在雨天,任何远程武器,以及火药火器,都等于是失效了,所以双方即便是在远距离发现了对方,也都是到了近前之后才展开肉搏。
面对面的肉搏,廖化手下的这些骠骑兵卒也不会畏惧,但是在雨天作战,依旧是给廖化手下的骠骑兵卒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和曹军不同,骠骑军的很大优势是建立在远程武器和火药武器上的,而下雨天不仅是让弓弦受潮松弛导致射程衰减,箭羽吸水后飞行稳定性丧失。也导致火药武器根本无法使用,这就使得曹军兵卒更为放心大胆的冲击和搏杀。
同时,钢铁虽然是使得骠骑军具备优势的防御装备,但是在汉代条件之下,除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铁甲在遇到泥水混合物之后,锈蚀的速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一件铁甲,如果没有时时刻刻穿在身上,那么关节之处的甲片,会在两三天内就生锈粘连在一起。如果穿在身上,虽然活动的时候会磨除一部分的铁锈,不至于甲片粘连,但是雨天会加速热量的流失,会让兵卒更快的失去体力耐力,疲惫不堪。
而曹军有备而来使用的青铜刀兵,却是对应这种多雨环境下的针对性装备。青铜虽然也生锈,但是在雨天没有铁锈蚀的那么快!
还有一点,曹军兵卒没穿鞋……
在泥水里面搏杀,鞋子反而成为了不起眼的,但是又很影响战斗效果的负担。
虽然很快骠骑兵卒,军校士官就发现了这一点,下令让兵卒脱鞋战斗,但是在初期的接触和搏杀的过程当中,也是吃了一个闷亏。
而这就又带来了第二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伤兵。
在雨天,即便是偶尔有间隔的晴朗间隙,也不足以让医师准备好所有的伤药,清理好所有的创口,而顺着雨水浸润到了伤口的,不仅是砂石这么简单,还有更多的细菌真菌,这导致很多负伤的兵卒在第二天,或是第三天就开始发炎,陷入昏迷。
医师焦头烂额,在不得已之下甚至发明了以石灰来防潮止血的办法,但是依旧有限定的使用条件,以及不能让伤员的伤口二次进水……
相比较而言,曹军兵卒用完就抛的模式,也就少了这一部分的『麻烦』。
廖化虽然知道相互搏杀之下,只需要消耗光了曹仁手下的这些敢死部队之后,曹仁也就没剩下多少力量了,但是面对自己这一方的战损,尤其是负伤之后的折损陡然增加的局面,依旧是不得不后撤,让出了一部分取得的成果,后撤到了比较安全的军寨之中进行休整。
廖化和李典的进攻,被曹仁成功的遏制了。
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
……
冀州。
武邑县。
治国,不是说有几个大都市,有什么长安雒阳等城市,就代表了王朝帝国了,那只能是代表了这国家的上限,而下限么,就要看类似于武邑县这样较为偏远的地方郡县究竟是怎样了。
上限高,下限也高,才能称之为国家的整体水准高,但是很遗憾的是,大汉当下的上限一般,下限却很低。
在武邑县外,原本有一个军营,但是现在已经是七零八落了。
城防也是如此,城垛有些地方崩塌,也没有及时修葺,乱七八糟的模样。
请求修城墙的拨款的行文早早就递送上去了,可是一直都没有批复下来,所以武邑县的上上下下也就光看着不动。
毕竟给城墙修葺,那就是等于是给公家花钱,谁乐意掏自己的腰包啊?能不损公肥私,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不过按照寻常的惯例,就算是上头拨下了修缮的款项,武邑县大概率也就是三七开,甚至是二八开。能用三成款项来修公家的,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毕竟贪官不吃饱,哪有什么气力干活?
因此在武邑县城墙上,即便是现在明明知道是骠骑军南下了,也依旧懒散的,如同孤鬼一般的游荡,就等着下值了之后混顿饭,然后睡觉,便是又多混了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昏,城外忽然来了一行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