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没有丝毫犹豫:“那好!你们38军包打德川,我就让42军集中兵力对付宁远李承晚的第8师,两边同时动手。这样一来,清川江的敌人就算不被全歼,也会被你们堵在三所里。”
韩先楚将新的作战计划(38军包打德川)上报志司,志司一锤定音:“梁兴初口气不小啊!你告诉他们,38军包打德川,可不能赶得敌人放了羊,我要的是聚歼。”
这便是载入38军军史的——包打德川!
随后,梁兴初率38军迅速拿下德川,守敌除少数逃窜外,大部被歼。38军112师、114师接着向军隅里攻击前进,113师则直插三所里,阻敌撤退和增援。
113师创造了一夜穿插145里的奇迹,三所里神兵天降,要不是长途奔袭不敢携带重武器的缘故,“联合国军”那增援与溃逃的8万人马,一个都别想活着回去。
113师以一师之力两线作战,北挡敌人南逃溃军,切断了美2师、美25师及韩1师的回撤之路。南打敌人北进援军,顽强阻击美骑1师和土耳其旅来援之敌。
38军113师在着名的“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中,以轻步兵武器御敌,用血肉之躯与敌人坦克拼杀,为38军赢得了“万岁军”的美誉。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38军“包打德川”、“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之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知道在朝鲜战场上,我们有着一支光荣部队,叫作“万岁军”!
38军善攻,也善守。
很多人不知道,第四次战役中着名的“汉江南岸阻击战”,除了曾泽生将军的50军外,我军还有另外一支阻击主力,这就是38军。并且,在汉江南岸阻击战中,50军撤回国内休整之后,38军仍然在汉江防线上独自坚守了一个多月。
但是,由于宣传上的原因,为了突出由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50军汉江南岸阻击战的卓越贡献,使得这场阻击战中的38军,完全被忽略成了的配角。
写到这里,需要重点解释一下。当50军从汉江防线撤下来之后,伤亡更为惨烈的38军,为何仍然在汉江防线上苦苦支撑了一个多月?
以当时的战局来看,并非不心疼38军,而是手上已经没有其他部队可以替换38军了。
因为汉江防线太重要了,而38军又太能打了!
汉江阻击战,并不是一场我们想打的仗,就像后来63军打铁原阻击战一样,都是被逼到墙角里,不得不打的一场生死战。
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就一个特点:
李奇微看清楚了我军因为后勤补给困难,所有的攻势只能维持7到8天。于是在第四次战役最后阶段,趁我军全军回撤之际,主动扑上来缠住我们打。
此刻,先期撤下来的其他部队尚在休整,而与38军一同在汉江南岸阻敌的50军也撤回了国内补充装备和兵员。
而汉江防线又不能不守,否则,“联合国军”一旦缠上来,我军别说休整,就连接着往下撤,撤得了撤不了都还两说……
如此的战场态势下,在位于西线的汉江防线上,又有哪一支部队能够代替得了38军?
汉江防线,那真的是一道关乎全局生死的防线,38军就只能死死的钉在那儿。
此刻我军西线已经不具备再打大规模穿插战的条件了,李奇微把部队都拉成了一条线,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墙,根本不给我军任何机会。
于是,志司制定了“西顶东放”战略。
西顶——西线我们没机会穿插歼敌了,从西线退下来的部队已呈强驽之末,就算再有穿插的机会,人困马乏的部队也实在是穿不动了。
那么,西线就以汉江为界,用38军守住这条防线,不惜一切代价强行顶住美军。
东放——而东线大多是韩军,那就让东线的朝鲜人民军主动后退,把韩军放进来。然后在我志愿军的配合下,中朝联军还是沿用穿插、分割的老办法进行歼敌。
这样一来,歼灭了东线韩军,就打崩了美军的右翼。而位于东线的我39、40、42、66四个军就可以向美军右后方迂回,迫使美军西线部队全面后撤。
如此,以“攻敌之必救”,化解汉江南岸之敌。
这是朝鲜战争中,第四次战役尾声阶段,敌我双方最为关键的一招胜负手。我军如胜,则西线、东线一举扭转不利战局。我军若败,则东线、西线一齐崩盘,敌军大举侵入朝鲜北方。
彭总制定的“西顶东放”战略,“东放”的主要节点有两个,一是砥平里,二是横城。而在西线汉江阻击战“西顶”的38军,位于东线攻击砥平里之敌的39军、40军的侧后翼。
此时,彭总如果让38军撤下来,那么39军、40军的后背就完全暴露给敌人了。别说攻击砥平里了,就算39军、40军想全身而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尽管50军已经撤回国内了,尽管38军的左翼也因为失去了50军的依托,而完全暴露给敌人了,尽管此时的38军陷入前、左、中、右四面受敌,尽管38军伤亡巨大……
但在东线部队完成歼敌之前,38军哪怕全军打光了,也不能后退一步。
第四次战役的汉江南岸阻击战,38军以一己之力,面对前、左、中、右4个方向上的来犯之敌,可以说拼尽了全军的精锐。
38军在东线我军部队攻击砥平里失利的情况下,最终守住了西线汉江防线,既稳住了整个西线的战局,又为东线我军攻击失利后的撤退护住了后背。38军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也正是因为第四次战役的汉江阻击战的惨烈,使得38军错过了之后的很多战役。
后人说到抗美援朝战争,不少人往往用39军、40军打满全场,而38军少打了几场战来说事……可38军为什么会少打了几场战?
那是因为38军在汉江南岸阻击战中“以身入局”,以巨大的代价,稳住整个西线战场的局面,策应了半个东线战场的安全,最终仍胜天半子,全身而退。
仅凭此役,“万岁军”便实至名归,有资格在全军参战部队中,独占榜首!
喜欢不能忘却的197653请大家收藏:()不能忘却的197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