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女配步步荣华(穿书)免费 > 第252章(第1页)

第252章(第1页)

&ldo;让皇伯父破费了,那侄儿就收下了。&rdo;晋王根本就没有推辞,直接谢过天正帝。

这样直白的样子,却让天正帝更加开怀。

一旁的陆若华惊讶地看着晋王和天正帝相处的样子,心中震惊极了。她觉得若是此事流传出去,恐怕众人会对晋王的忌惮更上一个层次。

对于天正帝给晋王掏私产的事,皇后完全不在意,甚至还将自己准备好的东西都塞给了晋王和陆若华,然后打趣道:&ldo;刚才阿承说得有句话臣妾爱听极了。&rdo;

&ldo;什么话?&rdo;天正帝给皇后面子好奇地问道。

&ldo;就是阿承刚才说的养孩子的话啊。&rdo;皇后拉着晋王和陆若华的手,将两人的手叠放在一起,打趣道:&ldo;咱们阿承这么想要孩子,可见是喜欢孩子的,纯安也是喜欢孩子的人,所以你们两个一定要抓紧,皇伯母还等着抱孙子呢。&rdo;

&ldo;皇后这话,哀家爱听。&rdo;太后点头道:&ldo;你们可要抓紧,哀家还想要抱曾孙呢。&rdo;虽然大皇子有了庶子庶女,二皇子妃生下的嫡子也已经快一岁了,但是对于太后来说,还是想要抱嫡出的曾孙。太子还没成婚,指望不上,她老人家就只能指望阿承和阿华了。

陆若华听到这话,饶是再后的脸皮也有些承受不住,这大婚第一日就被催生,虽然知道这是这个时代的惯例,但一时之间也有些脸红,只能笑着点头,一副配合的样子。如此,让皇后和太后更为欣喜了。

天正帝对于自家母后心中对于嫡庶之分的看重是知道的,在他心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那个时候就是因为父皇嫡庶不分,想要让庶子取代他这个嫡出的太子,差点逼死了他们母子三人,所以那个时候他对庶出的子弟真的是厌烦的。即便后来成为了帝王,这种想法在逐渐转变,任用官员的时候抛开嫡庶之分,只看能力。

但是对于他那些庶出的皇子,他不厌烦,但也谈不上多么喜爱,只是在长子也就是大皇子出生的时候,稍微开心了一下,之后就再无感觉。他给这些庶子延请名师,培养成材,甚至在入朝上都让他们全凭自愿选择,甚至他愿意给这些孩子机会,他觉得最为皇父来说,他已经做得不错,甚至是慈善了。

但是在对于下一辈的孙子上,他就更淡薄了,庶出孙子,并不值得他关注。当然,若是太子的嫡子,那就另当别论了。比起那些庶出的孙子孙女,反倒是自己一手带大的阿承的孩子,他倒还挺期待的。

更何况阿承和纯安郎才女貌,珠联璧合,生出来的孩子必定是粉雕玉琢,像个瓷娃娃一样,想想就觉得养眼。

陆若华被太后和皇后拉着说了不少话,又被两人打趣了许久,塞了不少东西,才被两人放过。天正帝看着陆若华进退有度,又想到工部的事情,心中的想法又坚定了几分。

&ldo;母后和皇后若是和两个孩子说完话了,就让他们跟朕去御书房,朕有正事跟他们说。&rdo;天正帝对太后和皇后道。

&ldo;你们有正事就赶紧去吧,我们换个空再聊也不迟。&rdo;太后赶紧道,她也是接触过朝政的事,自是清楚这些事的重要性。

皇后也跟着点头,嘱咐了几句明日两人去宗庙祭拜要注意的地方,天正帝便带着晋王和陆若华离开了。

第127章问事

御书房中,天正帝坐在龙椅上,然后指了指旁边的座位道:&ldo;你们两个孩子都坐吧。&rdo;

陆若华跟着晋王拜谢,随后坐在了晋王的下方。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踏入这御书房中。御书房这样的地方,只有重臣才会被召见,能在御书房还有位置做得,那都得是阁臣。她知道她今日能有坐的位置,还是拖了晋王的福。

&ldo;纯安在工部也算是不少年了,对工部也有了不少的了解,说说你对工部现在的看法。&rdo;天正帝开门见山地问道。

&ldo;回陛下,臣虽在工部任职多年,但都是在田庄上改进农事,和百姓呆在一起,说起来,工部的衙门臣还真没去过多少次。&rdo;陆若华恭敬地答道:&ldo;所以对工部的了解难免不足,若说的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陛下饶恕臣的轻狂。&rdo;陆若华没有推三阻四,直接答道。她知道这个时候,天正帝既然问她了,就是想要听她的见解,如果她再含糊其辞,恐怕天正帝对她的好感会大打折扣。

&ldo;你尽管说,朕恕你无罪。&rdo;天正帝摆了摆手道。

&ldo;陛下也知道工部主管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臣便是隶属这屯田的员外郎,从五品。&rdo;陆若华理了理思路,从自身说起,&ldo;所以这四部中,臣最了解的肯定是这屯田一部。&rdo;

&ldo;屯田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但往往很多时候,屯田数量存在虚假。大燕要求三年便要重新测量和分配土地,但是很多时候屯田一部都不能很好的执行政令,或者是敷衍行事,特别是对一些世家门阀让步过多,不敢将朝廷政令施行到位。&rdo;

&ldo;惧怕世家门阀的势力是一部分,投机取巧,想以此为机会卖时间门阀一个人情,得到升迁提拔机会的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官员是懒政,想要只拿着俸禄过日子,却不想做自己的分内职务。&rdo;

说到这,陆若华接着举例子道:&ldo;就以臣主持的农事改进一事来说,因着农事这么多年一直停滞不前,很多官员又是文人出身,不屑农事,所以他们并不愿意下到农田里,真正去耕作,去体察百姓的困难。&rdo;这就是懒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