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刚一开拔,讨厌的大雨又连绵而来。梁军在大雨中竟然迷失了方向,转了一百多里的圈子才找到正道。出师以来一路不顺的梁军士气已低落到了极点。
等到达寿州(今安徽寿县)城外,淮南军已早有准备,坚壁清野,严阵以待。朱温准备围城,却发现城外的林木已经被砍光,甚至连野草都被拔走。战马没吃的不说,连安营扎寨的木头都找不到一根。
朱温气急败坏地纵马绕城跑了一圈,终于明白自己毫无机会。他就像一匹焦躁难耐的饿狼,急于获得猎物,却发现无从下手。
面对这样的窘境,他只有撤退。
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而来的梁军士兵们甚至还没打过一场像样的仗,现在又不得不掉头北返。
军队里,第一次出现了对朱温的质疑声。这个早已成为梁军士兵们心中神话的人,发现他的威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这还远不是悲剧的结束。刚刚走到半路,被朱温忽略掉的那个小小的光州竟然落井下石,派出了一队骑兵抄到梁军后路,大肆截杀。疲惫不堪的梁军大败,损失惨重。
朱温心里怒火熊熊。撤军路上,他连杀几个看不顺眼的部将,现在似乎只有杀戮才能暂时平息他内心的狂暴。
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忍受失败,越来越难以承受挫折,这是怎么回事?
他一直都把刘秀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面对大唐残破的山河也曾经有过做中兴之主的雄心,但现在,他发现这些都不重要了。
时间就像一面墙。任何梦想在它面前都会撞得头破血流。他只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任何欲望都能获得满足。至于有没有未来,他已经不在乎了。
回到洛阳的朱温就像变了个人,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愤怒和杀气,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又要杀人了。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的第一刀就砍向了自己的心腹,曾经在刺杀唐昭宗的那个夜晚出了大力的蒋玄晖。
当年诛杀唐昭宗李晔,朱友恭、氏叔琮当了替罪羊,实际上真正的执行者正是这个蒋玄晖。但让朱温不满的是,那一夜,与李晔同处一室的何皇后竟然成了漏网之鱼。原因就是何皇后的苦苦哀求,让蒋玄晖动了恻隐之心。
为这事儿,朱温心里一直就给蒋玄晖记了一笔账。现在刚回到洛阳,朱温就听到消息,说蒋玄晖色胆包天,竟然跟何皇后有染,还跟一班朝臣混在一起,密谋要复兴李氏天下。
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朱温二话不说,下令将蒋玄晖乱棍打死,又把已经做了太后的何氏处死。
杀了蒋玄晖,朱温还不解气,下令把这个人的尸体拖到城门外,公开焚烧。
看着烈焰中被烧成焦炭的尸体,人们对朱温的恐惧达到了极点。
更可怕的是,现在已经再没有人能够控制住他。人们隐隐感觉到,在那充满了血腥味的皇宫之内,还会发生更可怕的事。
4.权力之巅
天佑三年(906年)正月,得知朱温兵败淮南的消息,幽州的刘仁恭乘机发难,起兵攻打他觊觎已久的魏州。
魏州主帅罗绍威正为魏州牙军兵变的事情焦头烂额,现在强敌又攻到了门口,只好向他的大靠山朱温求救。
朱温的女儿之前嫁给了罗绍威,不久前病故。朱温以此为由头,派心腹将领带精兵千人伪装成操办丧事的工匠,把武器装到口袋中大模大样地进了魏州城。
到了晚上,梁军齐出,突然攻进魏州牙军府,大肆屠杀。一夜之间,魏州牙军尽遭屠戮,被杀七千余人。
搞定了兵变的牙军之后,朱温亲率大军北征,击败了企图趁火打劫的幽州兵。此时魏州军已听说了牙军府被屠的事,一时军心大乱,牙军将领史仁遇乘机率部数万人发动兵变,占据了高唐城。贝、博、相、卫等各州先后发生牙军将领的兵变,河北之地陷入大乱。李克用得知河北变乱的消息,立即派养子李嗣昭率军南下,企图浑水摸鱼。
面对几乎无法收拾的河北乱局,朱温却显得无比强硬。
他命勇猛善战的牛存节坚守邢州(今河北邢台市),挡住晋军。同时分配将领,领兵向各州征讨乱兵。
朱温的铁血手腕再次奏效了。不久,高唐被攻下,史仁遇及部属尽遭诛杀。其他各州的乱军也先后被荡平。南下趁火打劫的晋军也被击退。
感恩戴德的罗绍威跪倒在朱温面前,泪流满面。
朱温的这一次出手,让魏州人大伤元气,却保住了罗绍威的位置。罗绍威很清楚,自己能不能坐稳魏州第一把交椅,全靠朱温说了算。
面对这个掌握自己命运的老大,罗绍威全力逢迎,为了招待进入河北的梁军,魏州人几乎花光了家底,仅仅宰杀牛羊猪等家畜就近七十万头。
不过在罗绍威看来,为了能坐稳位置,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而朱温如果能爬得更高,如果能更加强大,对他就更有利。
酒宴上,罗绍威突然很冲动地凑近朱温的耳朵,悄悄对他说:&ldo;邠州的杨崇本、凤翔的李茂贞、太原的李克用都非善类,终有狂谲之志。这些人打着兴复唐室的旗号,笼络人心,实则觊觎的是皇帝宝座,总有一天会成大祸……&rdo;
罗绍威眨了眨眼睛:&ldo;梁王应该早下决断,顺应大势,断了这些人的念想!&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