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毛姆曾经说:&ldo;人从来都不是平板一块。&rdo;要研究历史,不能不研究历史人物,特别是这三位在五代历史中占据主角位置,而经历又如此跌宕,性格如此复杂的人物。《五代刀锋》将是由三本书组成的系列小说,分别是《朱温:枭雄的毁灭》《李存勖:王者的迷失》《柴荣:潜龙的悲歌》。我期待通过这三本书,让读者能更立体和全面地了解这三位历史人物,也能换一种角度一窥那个时代的风云,希望大家看到的不止是刀锋,还有人性。
唐亡宋兴,除了是朝代的更替外,更是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来临。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恰恰是中国政治的分野,是中国从武将政治到文臣政治的一个萌芽和获得广大群众基础的时期,成为宋代以降文治的基础,促成了中国统治方式的转型。
《五代刀锋》分别选取了五代时期的朱温、李存勖和柴荣三个主角,从纯粹的武将思维者、拥有文治思维但无力实施者和武将实施文治者三个不同典型人物来反映中国历史从武将政治到文臣政治的萌芽和转型。
李存勖,这位顶着父亲李克用的王者光环入世的年轻人,一战成名,惊艳天下。似乎具备了一切天才的特质。但在他终于完成父亲托付的重任,扫灭强敌称帝建立后唐帝国不仅没能再现大唐盛世,反而在登基仅仅三年之后便&ldo;身死国灭,为天下笑。&rdo;到底是什么,让少年天才在一飞冲天后骤然坠落,成为史学家们扼腕叹息的&ldo;半截英雄&rdo;?
第一章 少年成名
他的身体里流着沙陀人桀骜不驯,刚强勇猛的血,他是威震天下的河东枭雄李克用的儿子,他的童年注定与众不同。他曾经在两个世界与两种人生中徘徊徜徉,而终被父亲狠狠地推向了血肉横飞的战场。年仅十一岁的少年跃马舞刀,扬名天下,也从此开始了一段没有退路的传奇人生。
1 立马起沙陀
两千多年前,在河西走廊之外,曾经散落着一个强大的部族。他们远离繁华的中原,游居于漠北苦寒之地,以彪悍的战马和雪亮的弯刀闻名于世。
东汉明帝时期,中原王朝的国力日益强大,面对北匈奴无时不在的南下袭扰,汉明帝刘庄终于决定像他的西汉先祖一样,向这个从秦王朝起便与中原纠缠不清的对手发动决定性一战。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2年),汉军在窦固的率领下四路齐出,大举讨伐北匈奴,战火燃遍了戈壁大漠,天山南北。这场战争持续了数十年。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东汉名将窦宪、耿秉率军与北匈奴单于大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匈奴单于大败逃走,窦宪、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两年之后,耿夔率军长驱五千里,突袭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再度大败北匈奴军。
匈奴人在汉军的沉重打击下,不得不远离故土,走上了漫长的西迁之旅。但这个部族的一支却并没有追随他的大单于西迁。他们放弃了与中原的对抗,在天山南麓定居下来。没有人会想到,这支小小的部落,会在许多年之后对中国历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时光悠悠,流转千年。当中原进入大唐盛世之时,这支部落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势力。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腰挎横刀,背负强弓,出没于大漠沙丘之间。渐渐的,他们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ldo;沙陀&rdo;。
公元869年,沙陀部族首领朱邪赤心被唐王朝任命为招讨使,率领彪悍的沙陀骑兵参加了镇压庞勋的战斗。沙陀骑兵威风八面,一战成名。朱邪赤心也立下大功被朝廷赐名为李国昌。也就在这一年,朱邪赤心年仅十三岁的儿子有了一个后来将威震天下的名字:李克用。
沙陀人拥有了和皇帝一样的姓氏,这是大唐王朝对他们的认可和褒奖。但世事无常,当沙陀部落以异常强劲的风头崛起于塞外之时,他们为之效命的李家王朝却陷入了崩溃。曾经繁华如梦的京都长安战火连绵,天子脚下的关中大地饿殍遍地。&ldo;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食齑&rdo;,当朝廷权贵们在哀叹末日来临的时候,李克用和他的沙陀骑兵却像嗅到了鲜血的虎豹,他们跃马舞刀,卷地而来,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瓜分天下的大混战中。
乱世征战,千里浴血。李克用纵横天下三十年,虽然没能主宰天下,却终能割据河东,称霸太原。公元908年,精疲力尽的他倒在了与死敌朱温争夺天下的路上。
呼啸的北风中,奄奄一息的李克用唤来了自己年仅二十三岁的儿子‐‐李存勖。
&ldo;我自云州起兵,至今已历三十载。此生数百战,终有今日局面。而今我气数已尽,李家一脉的荣耀,唯有托付我儿了……&rdo;李克用那只独眼,闪着最后一丝激越,他艰难地看着身前这个面色惊恐的儿子。
年轻的李存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庞大家族的命运,怎么会这么快就一下子全压到了他的肩上。李克用艰难地抬起手,拿出了一个丝帛包裹。他用颤抖的手缓缓解开包裹,里面赫然放着三支闪着寒光的羽箭。
&ldo;这包裹里放着三支羽箭。这三支箭代表我尚未完成的三件大事,也是我最放不下的三个毕生之恨。&rdo;
李存勖茫然地看着这三支箭,不知所措。
&ldo;幽州刘仁恭,当年我对他恩重如山,可恨我识人不准,竟养虎成患。此平生一大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