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刀锋5s > 第254章(第1页)

第254章(第1页)

风雨凄迷,寒意逼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将士们的斗志。数万大军已经聚集在高台之下,只要郭威一声令下,这些早已热血澎湃的将士们就将拔刀而起,一路向北,去讨回他们失约已久的那个公道。

但郭威心里清楚,发兵的命令他再也发不出去了。就在昨天深夜,一封密信从汴京传到了郭威手上。后汉隐帝刘承佑的口气不容置疑:既然辽军已退,要求郭威立即率部回师,返回汴京述职。郭威一下子就明白了。后汉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年轻的皇帝刘承佑早已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北伐幽燕的事!

一年前,信任他的后汉高祖刘知远病死,年仅十八岁的儿子刘承祐即位,是为汉隐帝。刘承祐年轻,军政大事都掌握在几个顾命大臣:宰相苏逢吉、吏部尚书杨邠、禁军统帅史弘肇等人手里。皇帝成了傀儡,做母亲的开始不甘寂寞。在李太后的策划下,外戚李业等人打着皇帝的旗号跳出来争权夺利,外戚与朝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刘承佑来说,权力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他巴不得把权力都重夺到自己手里。但现在内有叛乱,外有强敌,对苏逢吉、郭威等顾命大臣,他既想牵制,但又不得不暂时倚靠。后汉皇宫内,早已阴霾密布,气氛诡异。这样一个皇帝,这样一个朝廷,守成尚成问题,谈何收复故土!对辽人,见好就收,自然是汉隐帝最佳的选择。

郭威长长地叹了口气,终于说出了让所有人都惊诧莫名的话:&ldo;接皇帝诏令,全军即刻回师邺都,不得延误!&rdo;全军哗然。接着是死一样的寂静。郭威缓缓转过头,看到的是柴荣那张年轻而苍白的脸。他觉得心中深深的刺痛。对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他来说,很多事情他早已习惯。但他无法面对正风华正茂的养子。他也曾经年轻过,他也曾经有过无数狂妄的梦想,他当然深深知道,希望和梦想被毁灭的那种感觉。&ldo;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生命中很多时候都无可奈何。&rdo;郭威这样对自己说。

当柴荣跟着大军缓缓南返的时候,巨大的挫败感笼罩着他。他回首遥望那座象征着勇气和忠诚的石桥,眼里有一股火焰在熊熊燃烧。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四月,汉隐帝以防备辽军为名,将郭威调出朝廷,任命为邺都(今河北大名县)留守、天雄节度使,负责河朔地区的防务。柴荣同时被任命为天雄牙内都指挥使,随行出发。

临行之时,隐隐有不祥预感的郭威专程面见皇帝。他诚恳地对刘承祐说:&ldo;如今中原疲敝,强敌虎伺,远不是享乐安逸之时。希望陛下亲近忠直,放远谗邪,明辨善恶。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等人都是先帝旧臣,曾和臣一起受托孤大任,愿陛下推心任之。至于疆场之事,臣必定尽心竭力,不负陛下!&rdo;

听了郭威这番表忠心的话,刘承祐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郭威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这番话却如一块大石头,让皇帝的内心波澜起伏。就在几天前,杨邠、史弘肇在朝堂之上议事,刘承祐说了一句:&ldo;这个事儿可能要再好好考虑下,免得有人说闲话。&rdo;杨邠竟然顶了一句:&ldo;陛下不要多管,有我们在!&rdo;众目睽睽之下,几个大臣竟然视皇帝为无物,这让刘承祐几乎难以忍受。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除掉这帮自以为是的顾命大臣,把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郭威这个时候哪壶不开提哪壶,很悲剧地把自己推到了皇帝的对立面。在刘承祐眼里,这个手握兵权的人毫无疑问是杨邠等人一党。刘承祐暗下决心,将郭威调离汴京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彻底解决掉那一帮大麻烦。

郭威心事重重地离开了京城,辞别了家人,带着柴荣一起赴邺都上任。汴京在马蹄声中渐行渐远,郭威感到心情愈发沉重。终于离开了暮气沉沉的朝堂,柴荣却心情大好。他慷慨激昂对郭威说:&ldo;邺都是河朔之中,中原屏障。此去邺都,正好励精图治,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伐幽燕!&rdo;

听着养子的话,郭威只微微一笑。他已经感到,朝廷正处多事之秋,一场风暴即将到来。但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场腥风血雨竟然会来得如此之快。

3 影响历史的杀戮

李业踮着脚尖,穿过幽深的长廊,迈过雕着飞龙的巨大殿门,静静地走到了烛火摇曳的大殿中。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倚坐在大椅上的刘承祐。见到皇帝,李业暗暗心惊。几天不见,年轻的刘承祐竟然变得面目憔悴,一脸晦气。见舅父李业一到,刘承祐激动得霍然起身,手舞足蹈地开始了愤怒的发泄:&ldo;杨邠、史弘肇,欺我太甚!朕再不反击,恐怕将死无葬身之地!&rdo;李业大惊失色,颤声道:&ldo;陛下何出此言?&rdo;

刘承祐怒道:&ldo;朕为先帝服丧三年,日前期满。朕原想散散心,便召了些伶人听了几台戏,顺便赏赐了几个喜欢的戏子。没想到那史弘肇胆大包天,胡说什么这些财物应该赏给军队而不是戏子,竟然把朕的赏赐之物统统没收,交给官府!简直岂有此理!&rdo;

李业一听,忙道:&ldo;竟然有这样的事!这史弘肇仗着自己是前朝老臣,完全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啊!&rdo;

刘承祐宽袖一挥:&ldo;那杨邠更过分!想当年,我欲立耿氏为皇后,杨百般阻扰;结果不久后爱妃病故,朕悲痛至极,想用皇后之礼安葬,杨竟然又跳出来反对!我堂堂天子,连这点愿望也不能满足吗?&rdo;刘承祐说到此处,悲从心起,竟然当着李业的面放声大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