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刀锋5s > 第293章(第1页)

第293章(第1页)

魏仁浦不慌不忙道:&ldo;唐高祖铸开元通宝,改通行多年的一两二十四铢为一两十钱,自此钱币重量也不再以甾、铢计,而以两、钱、分、厘计。此变化最大好处是换算便利,利于通行。&rdo;

柴荣赞许地点点头:&ldo;不错。所谓盛世,不仅是开疆扩土,威伏四夷,更要让市井繁荣,百姓富足。正如一个家需要经营,一个城市需要经营,一个国家同样需要经营。而这小小钱币,正如人之血脉,不可或缺啊!&rdo;柴荣端详着那堆刚刚出炉,闪耀着奇异光彩的钱币,若有所思地说。

说话间,官员已将新铸成的钱币呈了上来。柴荣接过,端详良久,转身递给魏仁浦:&ldo;这款新币的样式,是朕亲自设计的,爱卿看看,可入得法眼?&rdo;魏仁浦急忙双手接过,举到眼前,细细观赏。只见此钱形制类似唐开元通宝,而铸造之工整精湛尤胜之。钱币四周以星月纹饰,币身隶书&ldo;周元通宝&rdo;四字,整肃端庄。再看钱币背面,魏仁浦不由得惊叹起来。钱币背面铸着一幅图,右侧是佛祖形象,正端坐修行,左侧是一只饿虎,正张着血盆大口,汹汹而来。再看佛祖脸上,平静祥和,隐隐微笑。魏仁浦一望便知,这幅画要表现的正是佛祖&ldo;以身饲虎&rdo;的故事!

柴荣看着惊诧激动的魏仁浦,微笑着说:&ldo;朕知道这次毁佛造钱,世人非议甚多。其实,朕对佛心怀敬重而没有恶意。懂佛之人自然知道,佛道在人心,而不在铜像之上。如今百废待举,急需以铜铸钱,毁佛像实乃不得已而为之。朕将佛祖以身饲虎的故事铸于钱币背面,正要让人们记住,此钱乃毁佛所铸。他日若能以此强国富民,再造盛世,正可以让佛道弘扬的为天下苍生舍身的精神广传世间!&rdo;

听完柴荣这席话,魏仁浦心中热潮翻滚,想说点什么,却一时什么也说不出来。他举着那枚小小的铜钱,却似举着全天下的重量。

连柴荣自己也不会想到,当历经时光流转,岁月磨砺之后,他当年毁佛所铸的钱币竟然会成为寄托了普通老百姓无限期待的图腾。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登上皇位,建立宋王朝。第二年,急于让世人和后周斩断联系的赵匡胤便铸造了新的钱币‐‐宋元通宝。凝结着柴荣心血与希望的&ldo;周元通宝&rdo;诞生仅五年后便淡出历史舞台。但此后数百年间,那枚铜钱却像有某种神奇的魔力,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愈发神秘珍贵。直到清代,民间仍广泛流传着佩戴&ldo;周元通宝&rdo;能得神灵保佑、祛病消灾的传说,许多老百姓不惜大费周章苦苦寻觅,只为一睹此钱的真容。只是此时,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想起那位年轻的皇帝挺起身躯,奋力与世俗一搏的那个瞬间,还有多少人能够想起&ldo;以身饲虎&rdo;的故事后蕴藏的真谛。

但有一点柴荣却坚信不疑。这些汇集着他心血与期待的钱币,将让饱受战乱,疲惫不堪的中原重新焕发生机,将让他&ldo;十年致太平&rdo;的雄心找到可靠的支点。就算是王朴、魏仁浦这样的股肱之臣,现在也无法洞悉柴荣心里的真实想法。他希望改变的,将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和风微雨,杨柳依依。站在开封城头,柴荣淡然地遥望着远方。那里,一座崭新的巨大城池正在拔地而起,远处人海中正传来雄壮的呼喊。在他的身边,站着王朴、魏仁浦。在他身后,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器宇轩昂,配剑相随。柴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雨后初晴,空气中弥漫着厚重的泥土味道,如同这个天下沉重的历史。

&ldo;两位爱卿,听说对朕修筑新城,不少人还有非议?&rdo;柴荣淡淡地问身边这两位心腹大臣。&ldo;是。有人说,中原初定,创伤未复,如此大规模建城,既耗费大量人力财物,又损失大量田土,似不可取。&rdo;王朴、魏仁浦二人对视一眼,如实报告。&ldo;哈哈,这都怪赵将军马快,圈的地太大了!&rdo;听了这话,柴荣不怒反喜,转过身,指着赵匡胤,仰面大笑。之前,柴荣曾令赵匡胤跑马圈地,以此确定新城范围。看着一脸无辜的赵匡胤,柴荣不禁开起了这位爱将的玩笑。

众人开怀一笑之后,但见柴荣面色忽又凝重,望着脚下那片苍黄的土地,沉默不语。中原,自周以来千年,奉行的是以农立国。土地和收成,几乎决定了一个王朝的盛衰与命运。在很多人看来,土地和庄稼,才是国家的基石。把城建那么大,路筑那么宽,完全是奢侈浪费。以农立国没错,但仅靠土地和庄稼,能让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吗?能积蓄起足够的实力击败北方那个彪悍的民族吗?

&ldo;各位爱卿可知,朕少年时,还是该杀之人呢!&rdo;柴荣忽然没头没脑冒出来这样一句话。三人一听,顿如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知道,柴荣年少时寄宿在姑父郭威家,品行端正,聪颖好学,深得郭威喜爱,还被收为养子,怎么又成了&ldo;该杀之人&rdo;?

&ldo;那时,家中并不富裕,人口又多。为了生计,朕年纪轻轻就往来江陵等地贩卖茶货,离土离乡,游踪不定。正是朝廷眼里不安分务农的游民哪!所谓&lso;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rso;,朕就是属于这样的该杀之人。&rdo;

众人听了,不禁莞尔。原来皇帝这是在自嘲呢!王朴笑道:&ldo;陛下少时就算在经商之余,也不忘苦读圣贤之书。后来又毅然跟随先帝弃商从戎,终成大业,可谓一世楷模。怎么能说是该杀之人呢?&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