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的权力大大的增加。
文人士大夫的力量越来越强。
皇帝为了和外面的朝臣进行相抗。
才把太监给推了出来。
用太监和朝臣进行抗衡,这是很早就有的做法。
当皇帝的权力被不断的吞噬了,外面的臣子和皇权之间的争斗越发激烈之时。
皇帝往往会用出两**宝。
一是太监,二是外戚。
制度的制定,都是按照当时的真实需求来的。
只有符合当时客观情况的制度才是好制度,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制度。
梅殷觉得,如今有朱元璋朱标坐镇,现在的大明需要内阁制度。
但是,却并不需要那种,有司礼监的内阁制度。
现在这个就够用。
至于说后面的事情,按照后面的发展,再做出一些改变就行。
不要想着制定一个万世不移的制度。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世界在发展,情况在变化,那相应的制度以及一些应对办法也就需要发生改变。
不然的话,旧的制度不适应新的情况,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甚至也会引发灾难!
朱标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拿起笔,将这些给记录了下来。
觉得二妹夫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梅殷见到朱标这般认真。想了一下,便又开口道:“大哥,除了这方面外,我觉得在军制上面,或许也可以再进行一定的改动。”
朱标闻言顿时抬起了头:“二妹夫,快说。”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并且还显得很惊喜。
本来自己这次过来,就是向二妹夫询问,在废除了丞相,还有中书省后。
大明该如何进行相处。
没想到,自己家妹夫居然还说出了,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
二妹夫所说的这个解决办法,就已经如此好了。
那再说出来的,肯定也都是特别好的金玉良言!
梅殷道:“在兵马这上面,看得出来,父皇对于不少事情是有些不放心的。
那么也可以设立出一个机构来,专门应对这军事上的事儿。
比如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军机处,里面的军机大臣并没有什么决策权。
最大的用处就是,当个传声筒,来承接传达皇帝在军事上面的意思。
而且,这军机大臣并不是高官。
只是一些低职高权的存在……”
梅殷在这里向朱标说军机处的事儿。
内阁,以及后面的军机处,两个机构出现后,可以说是将皇帝的权力弄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