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拄着拐杖,站在门槛边,正伸长脖子往院子里瞅,眼神里有好奇,有算计,还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老太太这几天因为风家的事,心里也憋着气呢。
虽然最后没让杨三爷掏钱,是黄曼曼和公中各担一半,但她心里总觉得不痛快。
凭啥啊?
好事没她多少份,坏事倒像沾边了。
尤其是看着钱多多和王秀华每天跟着忙活,一人一天十五文工钱,她这老婆子除了落个“村长老娘”的虚名,啥实惠没有。
黄曼曼心里有了计较,走了过去。
“奶奶。”她开口喊道。
杨老太“嗯”了一声,耷拉着眼皮,没给她好脸色。
这丫头片子,是能挣钱,但心思也深,让她心里不踏实。
“奶奶,看这收泡菜酸菜的,每天人都不少。”黄曼曼语气平和地说。
“那是!七十文一斤,谁不眼红?”杨老太撇撇嘴,“也就是你这丫头,败家!换了我,三十文都嫌多!”
黄曼曼也不跟她争辩,顺着她的话说:“是啊,所以这收东西,得仔细着点,不能让人拿坏的、次的来糊弄。”
“可不是嘛!”杨老太立刻来了精神,“我老婆子活了这大半辈子,啥样的菜没见过?好坏一眼就能瞧出来!有些人啊,就爱贪小便宜,拿那泡得发白的烂菜叶子也想蒙钱!”
黄曼曼等的就是这句话。
“奶奶您经验丰富,眼神又好。”黄曼曼适时地送上一顶高帽,“你看,我这每天又要盯着作坊,又要算账,实在是分身乏术。这收购点,总得有个人看着才行。”
杨老太眼睛转了转,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但还是端着架子:“那是你的事,跟我老婆子说啥?”
“我想请奶奶您,帮我管着这个收购点。”黄曼曼直接说道,“每天就在这院子里,来的婶子嫂子们,您帮着看看货,称称重,记个账,把把关。您在村里威望高,说话有分量,您说行,那肯定就是好的;您说不行,谁也不敢犟嘴。”
这话,可真是说到杨老太心坎里去了!
威望高!
说话有分量!
把关!
这不就是管事儿的吗?
而且还是管着给别人发钱的事儿!
想想看,以后村里那些老姐妹、小媳妇,都得捧着坛子,到她跟前,好声好气地让她过目……
杨老太眼睛噌地就亮了,像两盏被点燃的油灯!
腰杆似乎都挺直了些!
“咳咳!”她清了清嗓子,努力压下心头的激动,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一丝得色,“这……这也不是不行。主要是看你这丫头,年纪轻轻,做这么大生意,身边没个长辈看着,容易被人骗!”
她顿了顿,终于说出了那句憋了好久的话,虽然有点别扭:
“你这丫头……总算……还知道家里有长辈,有点孝心……”
旁边的杨富贵刚送走马车,听到这话,嘴角抽了抽。
黄曼曼微微一笑,不接那“孝心”的话茬,只问:“那奶奶是答应了?”
“嗯……”杨老太矜持地点点头,但随即,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就紧紧盯住了黄曼曼,露出了最本质的关切:
“那……我老婆子也不能白忙活吧?这每天迎来送往的,也挺累人。你看……这工钱……”
话音刚落,旁边的杨富贵就皱起了眉头。
“娘!”他忍不住开口,“这都是自家人,曼曼让你帮忙是看得起你,你怎么还要工钱?”
在他看来,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哪有跟自家孩子要工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