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配置非常豪华。
这是他妈纯粹的理想编制,受机械化军整编抽调的影响,坦克跟火炮都给了机械化军,怎么可能配给骑兵。
真正的骑兵师不足5000人。
李峰手上的几个预备役整编的骑兵师,加上哈国的骑兵师,每个师只有约20-30辆老旧坦克,反坦克炮几乎没有,用反坦克枪替代。
火炮仅有12门76毫米野炮,其他的就没有其他了。
针对目前的情况,急需加强火力。
李峰对手下骑兵师的标准没有太大变化,需要补充反坦克炮、曲射火力,不给他们增加太大的负重感压力。
依托82毫米迫击炮、120毫米迫击炮,代替榴弹炮跟野战炮,数量提升到80门。
反坦克炮上搭配37毫米战防炮、45毫米、57毫米反坦克炮,有多少补充多少。
即便对汉斯帝国的坦克威胁不大,只要有威胁就有意义。
写完编制之后,对应的枪械、弹药、炮弹基数随之定下来,最终乘以20倍,交给后勤部去协调。
坦克不够,骑兵来凑。
无论怎么讲,这半年将是苏维帝国最艰难的半年。
一旦熬过去,进入对峙阶段,依托后方的工厂、资源,便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坦克、火炮。
李峰需要做的很简单,贴合战场,保存实力的同时,给予敌军的推进制造麻烦。
将第八战区与苏维帝国牢牢绑定在一起。
借助方面军兵力为背景,借助战场的小胜为背书,拿到苏维帝国技术。
整编工作异常的迅。
本就有几个骑兵师,缺少装备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的后勤大手微微妥协,便可以装备七八万人。
“长官,新的电报!”
李峰正构建骑兵师的时候,有来自北方的电报。
陈勇将电报递到手上,交给他查阅。
仅扫了一眼,就微微皱起了眉头。
古德老师的装甲集群正往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靠拢,此刻这部分兵力已经汇聚成一团,共有76个师,额外加3个旅,共计约180万兵力,1700辆坦克,14万余门火炮。
乌嚷嚷的部署在中部战线。
另一边则是苏维帝国集结了125万人,坦克9辆,火炮7600门。
排成了一条钢铁长龙。
这是苏维帝国现役部队的核心兵力了,作战之初的300余万兵力,仅剩下一百多万了。
电报说的事情并不是这个,而是古德老师在北归过程中,顺势的抽了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地区的两股重兵。
一举击溃两个方面军,差不多六七十万的兵力被解决掉,大批士兵被俘虏。
摧毁坦克一千多辆,缴获火炮5000余门。
扯淡呢?
六七十万头猪,也得抓几个月吧。
两个方面军坚持了几天啊,有10天吗?就被中央集团军群包了饺子?
那苏维科夫还守个屁啊。
傻子也能感受到苏维科夫的兵力严重不足,只有六十多万士兵,守在帝都的西部防线。
阿朱司令头皮麻,这才紧急送电报,要求中五国方面军抽调兵力,进入苏维科夫防线,协助防守帝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