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羽的樱花纹短刀出鞘,月光在刃上流淌如血:&0t;三年前假死,是为拿到藩主书房的秘钥。&0t;她旋身劈开袭来的锁链,&0t;但现在他们有了新式火器,改良图纸&0t;话音戛然而止,一支淬毒箭矢穿透她左肩。
金素妍突然从梁上跃下,药箱里飞出的银针封死倭寇大穴。&0t;快走!&0t;她染血的银簪抵住千羽后心,&0t;我拖住他们!&0t;赵莽这才现,金素妍的裙摆早已被血水浸透,却仍稳稳架着千羽往暗道退去。
暗道里弥漫着陈年霉味,千羽倚着石壁剧烈喘息。赵莽撕下衣襟为她包扎伤口,却在触及她腰间时摸到硬物——半块刻着&0t;萨摩&0t;字样的腰牌,与三年前军器局纵火案现场现的残片严丝合缝。&0t;当年火海中的证据,是你故意留下的?&0t;他的声音颤。
千羽咳嗽着吐出带血的碎布:&0t;只有让他们以为我死了,才能接近核心。&0t;她突然抓住他手腕,将竹筒塞进他掌心,&0t;这里面是改良火药的硫磺配比,比明军现在用的&0t;地面突然剧烈震动,暗道顶部开始簌簌落石。
&0t;分头走!&0t;千羽猛地推开他,&0t;我引开追兵!&0t;不等赵莽阻拦,她已拖着伤腿冲向另一岔道,樱花纹短刀在黑暗中划出冷光。赵莽握紧密函与竹筒,朝着出口狂奔,身后传来千羽与倭寇缠斗的金铁交鸣,混着她用倭语出的凌厉呼喝,像极了当年汴梁城上元节,她倚在绣楼抛绣球时的清脆笑声。
冲出暗道时,黎明的微光正刺破云层。赵莽望着破庙方向腾起的浓烟,怀中的密函还带着千羽的体温。远处传来金素妍的铜铃声,断断续续,却如同一把钥匙,终于打开了三年来横亘在他心头的死结。他翻身上马,朝着宣府方向疾驰而去,而身后的暗夜中,千羽的樱花纹短刀,正在月光与血光中,斩断最后的枷锁。
暗火铸魂
&0t;赵莽!私通倭寇,罪无可赦!&0t;陈之谦的声音裹着硫磺的焦味,在空荡的庙宇里撞出回音。朱漆剥落的神像前,千羽的樱花纹短刀已经出鞘,月白和服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宛如即将凋零的血色花瓣。
赵莽反手握住刀柄,却被千羽狠狠推开。她的掌心带着常年握刀的茧子,烫得他手腕麻:&0t;记住,用空心铸铁法去宣府找徐达后人!&0t;话音未落,数十名倭寇已破窗而入,刀刃上的樱花刺青在月光下泛着幽蓝。
暗格开启的瞬间,赵莽瞥见千羽旋身格挡,短刀与倭刀相撞迸出的火星,照亮了她颈间那道尚未愈合的鞭痕。三年前那个火海焚身的夜晚突然闪回——她将密函塞进他怀中时,也是这样决绝的眼神。而此刻,她的后背已抵住暗格石门,用口型说了句&0t;快走&0t;。
暗道里弥漫着陈年腐土的气息,赵莽握紧怀中密函狂奔。羊皮纸上的字迹硌着肋骨,改良火炮的图纸在黑暗中仿佛有了温度。追兵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他摸出金素妍留下的硫磺弹,想起她临终前染血的银簪:&0t;朝鲜火山硫遇水即燃&0t;
爆炸的气浪掀翻头顶的石板时,赵莽趁机拐进另一条岔道。幽暗中,他的指尖触到石壁上凸起的刻痕——竟是半幅残缺的火铳图,与千羽所说的&0t;空心铸铁法&0t;不谋而合。记忆突然闪回李铁匠惨死的模样,淬火池边那半截带编号的铁锭,此刻化作他脚下奔涌的力量。
当晨光刺破云层时,赵莽终于冲出暗道。远处宣府城头的烽烟如利剑直插苍穹,映照着他染血的披风。他摊开密函,改良火炮的关键设计在朝阳下清晰可见:双层铸铁的炮管、可调节火药量的膛室,还有用火山硫改良的引信配方。
&0t;徐达后人&0t;他喃喃自语,握紧腰间那把用千羽竹筒残片熔铸的短刀。刀柄缠着的樱花纹布条已被血浸透,却依然倔强地系在那里。三日前在铁匠铺废墟,他曾见过同样的铸铁纹路,此刻终于明白,李铁匠用生命守护的,不只是劣质铁料的证据,更是大明火器改良的星火。
宣府城郊的铁匠铺内,炉火正旺。赵莽将密函拍在徐达后人面前时,老人浑浊的眼中突然泛起光芒:&0t;空心铸铁法这是先祖秘传的技艺!&0t;他颤巍巍地翻开祖传的《火铳谱》,泛黄的纸页上,半幅残缺的图与千羽的图纸严丝合缝。
七日后,宁远城头。改良后的虎蹲炮泛着青黑色的冷光,双层铸铁的炮管上,细密的纹路如同龙鳞。赵莽亲自装填弹药,将掺着火山硫的特制火药压实。当第一炮弹呼啸着划破长空,在女真骑兵阵中炸开猩红的花时,他仿佛又听见千羽在暗格里的叮嘱,看见金素妍在火海中转身的决绝。
深夜,赵莽独自来到军器局旧址。新建的工坊里,工匠们正在赶制新式火器,炉火映红了他们疲惫却坚毅的脸。他摸出怀中半块烧焦的东洋护身符,樱花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已是三更天。
&0t;千羽,你看。&0t;他对着夜空轻声说,&0t;空心铸铁法铸成的火炮,正在守护大明的山河。&0t;晚风卷起他的披风,露出内衬暗袋里那张被血浸透的图纸——改良火炮的关键设计,早已刻进他的血肉,也终将成为斩断阴谋的利刃。
而在千里之外的破庙废墟中,千羽的樱花纹短刀依然插在砖石之间,刀刃上凝结的血珠,在晨露中折射出微弱的光。这道光,终将汇聚成照亮黑暗的熊熊烈火。
青芒破晓
三个月后的宁远城头,积雪尚未褪尽的雉堞间,寒风卷着细碎冰晶掠过新铸的虎蹲炮。赵莽的手掌抚过炮身流转的青芒,指腹摩挲着双层铸铁形成的细密纹路,仿佛触到千羽在密函中写下的每一个字。炮耳上刻着的&0t;戊申年冬月造&0t;字样,与掌心李铁匠遗留的铁锭编号,在呼啸的北风中无声共鸣。
&0t;各就各位!&0t;随着赵莽的喝令,炮手们熟练地转动炮架。改良后的虎蹲炮比旧制高出半尺,空心铸造的炮管能承受三倍火药推力,炮口的青铜箍上,用倭文与汉文双线镌刻着&0t;以血淬火&0t;四字——那是千羽密函中最后的叮嘱。
了望塔突然传来尖锐的号角声。极目远眺,二十余艘倭寇战船正破开海面的晨雾,船头悬挂的旭日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赵莽眯起眼睛,认出主舰甲板上那尊黑铁火炮——正是三个月前破庙暗道里图纸记载的改良款。
&0t;装填火山硫火药!&0t;赵莽扯开披风,露出内里绣着樱花纹的内衬。金素妍临终前塞给他的银簪别在衣襟,此刻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炮手们将特制的火药包塞进炮膛,这种混合了朝鲜火山硫与中原硝石的药剂,燃比普通火药快七成。
第一声炮响撕裂天际时,赵莽仿佛又回到那个暗无天日的地道。千羽将密函塞进他怀中的温度,金素妍甩出银簪时的决绝,还有李铁匠攥着铁锭咽气的模样,此刻都化作炮口喷出的炽热火舌。改良后的炮弹在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精准命中倭寇主舰的弹药舱。
剧烈的爆炸声中,黑铁火炮被炸成碎片。燃烧的木板如雨点般坠入海面,将翻涌的浪花染成猩红。赵莽握紧腰间短刀——那是用千羽竹筒残片熔铸而成,刀柄缠着的布条虽已磨破,樱花纹却依然清晰。
&0t;第二轮齐射!&0t;他的吼声混着此起彼伏的炮响。宁远城头的虎蹲炮群同时轰鸣,改良后的膛线让炮弹轨迹更加稳定,铁砂与铅弹在倭寇船队中炸开一朵朵死亡之花。浓烟中,他看见敌舰桅杆上飘落的樱花旗,恍惚间以为是千羽的和服在风中翻飞。
当最后一艘战船沉入海底时,朝阳正好跃出地平线。赵莽望着海面漂浮的残骸,想起宣府铁匠铺里的日日夜夜。徐达后人颤抖着双手,将祖传的铸炮秘术与千羽的改良图纸融合;工匠们连续七日不眠不休,在炉火前反复锤炼空心铸铁法。而现在,这些用血泪铸就的武器,终于撕开了笼罩大明的阴霾。
&0t;大人!京师八百里加急!&0t;亲兵的呼喊打断思绪。赵莽展开密信,朱批上&0t;彻查陈之谦余党&0t;的字迹力透纸背。他抬头望向京城方向,想起千羽消失前的眼神——那个总在深夜绣樱花的女子,用三年时间打入倭寇内部,换来的不只是改良图纸,更是一个让大明火器重生的机会。
夕阳西下时,赵莽独自来到城头角落。这里立着一座新修的衣冠冢,石碑上刻着&0t;千羽、金素妍、李铁匠之墓&0t;。他将半块烧焦的护身符放在碑前,樱花纹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已是戌时三刻——正是当年李铁匠约他见面的时辰。
夜渐深,宁远城头的灯笼次第亮起。赵莽抚摸着虎蹲炮尚有余温的炮身,青芒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这场持续数年的铁与火的较量,终于迎来了转机。但他知道,只要暗处仍有蛀虫啃噬着大明的根基,这些用生命淬炼的火炮,就永远不会停止轰鸣。而那些消逝在火光中的身影,终将化作真理的炮火,照亮这片山河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