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多层牛皮纸裱糊的,上面盖着数十个药商的红泥印章,内页记录着历代药市的诚信故事:清末药商 “退千金保药真” 的账簿、民国 “假一赔十” 的手写告示、1980 年诚信商户的合影…… 每个故事旁都标注着 “事件经过”“商户信条”“市场影响”,最珍贵的是夹在书中的 “药市公约”,上面用毛笔写着 “以真换信,以信换心,以心换存”,字迹因常年翻阅已有些磨损,此刻在集散市的药材味里泛着踏实的光。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一块刻着 “诚信” 二字的老药秤共鸣,秤砣上缠着圈红绳,是诚信商户的标志,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赭石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叫卖声 —— 那是吆喝着 “便宜好药” 的欺诈声。两人刚穿过刻着 “童叟无欺” 的牌坊,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攥紧拳头:原本井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