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上海滩开局当老大 > 第12章 危机四伏(第2页)

第12章 危机四伏(第2页)

顾承砚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叠泛黄的信纸:"这是我整理的近三年大和洋行进货单。"他指尖划过纸上的日期和数字,"他们上半年买了二十吨煤,可仓库登记只用了八吨。

多出来的十二吨。。。该是给什么地方供了火。"他抬头时,目光灼灼,"我需要知道,山本在上海的线人是谁,他们的货轮什么时候靠港,仓库藏在哪儿——"

"我明儿个去同福里。"苏若雪打断他,"周婶的儿子在海关当差,上次我帮她女儿治了疹子,她该肯说。"她伸手替他理了理领口,指尖触到他颈间的薄汗,"后日是孙伯的旧书摊开市,他收旧报纸,说不定见过山本的人。"

顾承砚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茧磨得她有点痒。

窗外忽然刮过一阵风,吹得桌上的进货单哗哗作响。

他望着她眼里映着的煤油灯光,轻声道:"若雪,这次。。。可能要冒风险。"

苏若雪反握住他的手,珍珠在发间闪了闪:"你忘了?"她的声音像春夜的雨,轻轻落进他心里,"当年我爹病重,是你半夜翻城墙去请西医;顾记老楼漏雨,是你带着伙计修了三天三夜。"她踮脚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顾承砚要做的事,我苏若雪,从来都信。"

挂钟又敲了八下。

顾承砚望着她转身时裙角扫过的风,把进货单收进抽屉。

窗外传来阿强吆喝伙计的声音,还有铜铃铛叮叮当当的轻响。

他摸出怀表,指针指向八点十七分——比平时晚了十七分钟,可这次,他希望时间能走得再慢些,慢到足够看清,山本一郎藏在阴影里的,到底是怎样一张网。

后巷的梧桐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巡捕房的警笛声。

顾承砚关了灯,望着月光在窗台上投下的影子,那影子里,仿佛已经有了明天的太阳。

接下来三日,顾承砚的长衫下摆总沾着不同的气息。

头日清晨,苏若雪揣着包晒干的野菊花去同福里。

周婶家门帘刚挑起条缝,她便扑上来攥住苏若雪手腕:"若雪姑娘!

我家阿福说,上回您给小囡扎的针,烧退得比西医还快!"竹篮里的野菊被塞进周婶怀里时,苏若雪顺势问起海关货轮:"周婶可听说,最近有日本货轮总往码头跑?"周婶抹了把围裙上的面粉,压低声音:"阿福昨儿值夜,说大和洋行的春日丸这月靠港三次,可申报单上只写了丝绸机——哪有船装机器还冒黑烟的?"

那日顾承砚在仓库翻旧账,笔尖在"煤"字上戳出个洞。

苏若雪回来时,发间珍珠沾着露水,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海关登记副本:"周婶让阿福偷抄的,春日丸每次都多报两箱货物,箱子上印着大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第二日晌午,两人蹲在孙伯的旧书摊后。

老书商推了推花镜,从纸堆里翻出张泛黄的《申报》:"上月十五,山本在浦江饭店请客——"他指了指边角模糊的照片,三个穿长衫的背影里,最中间那个别着纺织同业会的徽章,"这是周会长的马褂扣子,我收旧报纸时瞅见的。"顾承砚摸出块银元压在书堆下,孙伯却推回来:"顾老板做的是救国的买卖,咱老辈儿的能帮衬点是点。"

回厂子的黄包车上,苏若雪把照片夹进进货单。

风掀起她的帕子,露出腕上那串顾承砚送的珍珠手链——是他用第一笔改良丝绸的利润换的。"山本背后的财团叫三井。"顾承砚望着窗外掠过的霓虹,喉结动了动,"我查过,三井在东北开矿,在华北修路,他们要的。。。是把上海的厂子变成他们的代工厂。"

苏若雪的手指轻轻覆上他攥紧的手背:"所以你才急着让新产品上市?"

"对。"顾承砚望着车外顾记绸庄的招牌被夕阳镀成金红,那抹红像团火,"等咱们的软缎占了七成市场,等码头卸货的都是顾家的布包,他们就算烧了一个厂,也烧不尽所有希望。"

第三日清晨,顾记绸庄门前排起了长队。

阿强举着"顾记新缎·柔似春水"的木牌,额头汗津津的:"少东家您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