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德国团长 > 第26章 崛起之路 战略成果的爆发与博弈升级(第4页)

第26章 崛起之路 战略成果的爆发与博弈升级(第4页)

军事指挥中心以系统兵为骨干,构建“三位一体”作战网络。陆军装甲集群与机械化步兵师完成战术整合,通过积分兑换的加密通讯设备,实现百公里范围内的秒级指令传输。在模拟演习中,第3装甲军与第7步兵师配合,仅用4小时便完成对预设目标的合围,效率较整编前提升3倍。

空军组建战略轰炸、战术支援、防空拦截三大机群,新服役的“凤凰4”战机与“雷霆-3”防空导弹形成高低空防御网。海军方面,“海鹰”号航母战斗群与U-xxI级潜艇部队建立联合巡航机制,指挥部可通过卫星通讯实时指挥大西洋、北海海域的军事行动。

三、后勤与交通:动脉网络的强化

后勤保障部启动“钢铁动脉”工程,投入80万积分扩建铁路网。新铺设的电气化铁路贯穿南北,连接各大军工基地与港口;积分兑换的美国重型卡车组成运输兵团,使物资公路运输效率提升50%。在柏林、汉堡等枢纽城市,自动化军需仓库拔地而起,智能机械臂根据作战需求自动分拣弹药、燃油与医疗物资。

医疗系统建立五级救治体系,从前线急救站到后方总医院,配备积分采购的青霉素生产线与x光设备,伤员死亡率较战争末期下降70%。

四、情报驱动:信息战的先手布局

情报处纳入战略指挥部统一调度后,启动“天眼计划”。全球300余个情报站与6颗“赫尔墨斯”通讯卫星联网,每天向指挥部传输数万条情报。AI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成功预测盟军在意大利的军事演习计划,并提前部署潜艇进行监视。

更具威慑力的是,情报部门研发的“赛博幽灵”病毒已渗透进盟军的军用网络,一旦开战,可瞬间瘫痪敌方指挥系统与防空网络。

五、积分运作:战争经济的核心引擎

指挥部设立专门的积分管理局,负责监控积分获取与消耗。工业出口、技术贸易带来稳定的积分流入,而军工研发、设备采购则是主要支出项。通过精密计算,将每月积分消耗控制在总存量的15%以内,确保战略储备安全。同时,积分管理局还探索“积分-物资”的跨国交易新模式,

当夜幕降临,战略指挥部的灯光彻夜不息,无数数据流在此汇聚、分析、转化为作战指令。德国如同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在战略指挥部的统御下,正以空前的效率完成全方位备战,等待着改变世界格局的时刻到来。

第二十六章崛起之路:战略成果的爆发与博弈升级

第八节蓝图擘画:战略指挥部的全球扩张纲领

1946年7月1日,德国总积分结余5936。54万点,在战略指挥部的穹顶之下,汉斯与一众将领、智囊围坐在巨型全息沙盘前,沙盘上闪烁的红点与蓝线勾勒出欧洲乃至世界的军事态势。汉斯目光如炬:“现在,是时候将德国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欧洲,乃至全球!”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扩张计划就此展开。

一、欧洲核心圈:三步渗透战略

战略指挥部将欧洲划分为三个渗透层级。第一步,巩固“德意志核心圈”,计划投入800万积分用于加强对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周边卫星国的控制。通过经济援助、军事培训和技术输出,使这些国家的工业体系与德国深度绑定,确保其在资源供应和军事协同上完全服从德国指挥。

第二步,向“欧洲缓冲带”发力,目标直指法国、意大利和低地国家。情报部门将率先展开行动,利用已渗透的商业网络和潜伏特工,煽动当地反政府势力,制造社会动荡。同时,以贸易优惠为诱饵,迫使这些国家在军事上保持中立,若条件成熟,进一步扶持亲德政权上台。

第三步,针对英国和苏联这两个核心对手,实施“围堵与瓦解”策略。对英国,通过海军封锁其海上贸易路线,利用潜艇部队在大西洋开展破交作战;对苏联,在东欧边境集结重兵,建立坚固防线的同时,利用情报部门策反苏联内部高层,煽动民族矛盾,削弱其战争潜力。

二、全球战略支点:五大海外布局

为打破盟军的全球封锁,战略指挥部规划了五大海外战略支点。在中东地区,投入500万积分扶持当地反英势力,争夺石油资源控制权,计划在波斯湾建立海军基地,控制全球石油运输命脉。

非洲大陆被视为“未来资源宝库”,德国将通过技术援助和军事培训,与南非、埃及等国家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获取黄金、钻石和稀有金属资源,并在好望角附近建设军事补给站。

南美洲是德国重点经营的“后花园”,通过输出工业技术和投资建厂,掌控巴西、阿根廷等国的经济命脉,同时秘密建立军事训练基地,培养亲德军事力量。

在东南亚,德国将与日本残余势力合作,争夺橡胶、锡矿等战略资源,在马六甲海峡附近部署潜艇,威胁盟军在亚洲的海上交通线。

北极地区因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也被纳入规划,德国计划投入积分研发极地作战装备,抢占北极航道控制权。

三、军事行动预案:三大突击方向

基于扩张计划,战略指挥部制定了三大军事行动预案。“雷霆行动”针对西欧,计划以装甲集群为主力,从低地国家突破,快速占领法国北部工业区,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预计投入30个装甲师、20个机械化步兵师,配合空军的全天候轰炸,在两周内达成战略目标。

“雪狼行动”指向北欧,目标是控制挪威的海岸线和瑞典的铁矿资源。利用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和空军的空中支援,迅速占领奥斯陆、斯德哥尔摩等关键城市,确保德国的资源供应线安全。

“东方壁垒”则是防御与反击相结合的战略,在东欧边境部署强大的装甲部队和防空系统,一旦苏联有所行动,立即发起反击,同时利用情报优势,在苏联内部制造混乱,使其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

四、积分资源调配:千亿级战略投入

为支撑战略扩张计划,战略指挥部制定了详细的积分资源调配方案。未来半年内,计划投入2000万积分用于军事装备扩充,包括生产1000辆新型坦克、500架喷气式战机和20艘潜艇;800万积分用于海外基地建设和军事设施部署;500万积分投入情报行动和舆论战;剩余积分作为战略储备,应对突发情况。

五、情报与舆论:隐蔽战线的协同作战

情报部门将全力配合战略扩张,在目标国家建立“影子政府”,通过扶持代理人掌控当地政治局势。同时,利用已掌控的媒体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宣传德国的“和平崛起”理念,抹黑盟军形象,争取中立国家的支持。此外,针对盟军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开展全方位的情报侦察,确保德国在行动中占据先机。

7月的战略会议结束后,德国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其制定的全球扩张蓝图不仅展现了强大的战略野心,更依托庞大的积分资源和完善的工业、军事体系,具备了将野心化为现实的能力。世界格局即将因这份计划而发生剧烈震荡,一场新的全球博弈已然拉开帷幕。

第二十六章崛起之路:战略成果的爆发与博弈升级

第九节迷雾迷踪:军事伪装与战略欺骗的艺术实践

1946年7月中旬,德国总积分结余5936。54万点,战略指挥部的全息投影上,红色箭头在欧洲地图上不断闪烁。汉斯握紧拳头:"战争的胜负,从部队调动的第一刻就已开始。我们要让敌人看到的,永远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随着指令下达,德国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军事伪装与战略欺骗行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