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风云历史 > 第三十六集 群雄并起(第1页)

第三十六集 群雄并起(第1页)

《秦末风云》

第一章:反秦浪潮起

公元前209年,秦王朝的苛政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天下百姓喘不过气来。徭役繁重,赋税如山,百姓们苦不堪言,终于,那压抑许久的怒火如燎原之势,在各地熊熊燃起,反秦的浪潮开始席卷整个天下。

沛县,这个看似平凡的小城,却也涌动着别样的风云。刘邦,本是沛县的一个小小亭长,为人豁达大度,平日里广结好友,在沛县倒也颇有几分人缘。他看着这世道的不公,心中那股豪情壮志再也按捺不住,振臂一呼,沛县的子弟们纷纷响应,大家都愿意追随这个看似有些痞气却又充满仗义的刘邦,一支沛县子弟兵就这样组建了起来。

刘邦深知,若想在这乱世中有一番作为,光靠这沛县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带着这群热血的子弟,一路西行,所到之处,宣扬反秦大义,不断地招兵买马。那些饱受秦苦的百姓,听闻有这样一支义军,都踊跃前来投靠,队伍日益壮大。同时,刘邦也极为重视贤才,每到一处,都会打听当地有才学、有智谋之人,只要对方有意,他便以礼相待,将其纳入麾下,就这样,刘邦的身边渐渐汇聚了一帮能人为他出谋划策。

而在江东之地,项羽的名号更是如雷贯耳。项羽出身楚国贵族世家,自幼便胸怀大志,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力能扛鼎,勇猛无比。他的家族,承载着楚国被秦所灭的血海深仇,那复国的愿望在项羽心中燃烧得无比炽热。当反秦的号角吹响,项羽凭借着家族往昔的威望,迅速召集起了众多江东子弟,组成了一支士气高昂的楚军。

楚军刚一成型,项羽便迫不及待地要与秦军一较高下。他带着楚军,朝着秦军的防线冲去,每一战,项羽都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如入无人之境,秦军在他面前,竟显得那般脆弱。那一次次激烈的交锋,让楚军的威名开始传遍四方,也让其他反秦义军对项羽又敬又畏。

秦朝的军队原本纵横天下,无人能敌,可如今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起义军,却有些应接不暇。在东边,项羽的楚军攻势猛烈,秦军损兵折将;在西边,刘邦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时不时地给秦军来个突袭。其他各地的小股义军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或攻打县城,或截断秦军的补给线,秦朝的军队被折腾得疲于应对,局势开始越发失控起来。

第二章:刘邦西进之路

刘邦率领着不断扩充的队伍继续西进,一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先是遇到了一伙山贼,那山贼占据着险要的山头,平日里靠着打劫过往行人过活。刘邦本想劝他们一同加入反秦大业,可那山贼头目却不屑一顾,还扬言要将刘邦等人的财物都抢了去。

刘邦也不恼怒,只是笑着让手下的樊哙先去会会那山贼头目。樊哙本就是个勇猛之人,提着大刀就冲了上去,与山贼头目战作一团。两人你来我往,打了数十回合,樊哙越打越勇,最后一刀将山贼头目砍落马下。其余的山贼见头目已死,纷纷跪地求饶,刘邦趁机向他们讲述了反秦的道理,那些山贼听后,大为感动,当即表示愿意跟随刘邦,一起反抗暴秦。

解决了山贼之患后,刘邦的队伍来到了一座小城。这小城的县令听闻有义军前来,吓得紧闭城门,准备坚守不出。刘邦让谋士们想办法,其中一个谋士建议,可以先写书信射入城中,向城中百姓说明义军只是为了推翻秦朝,不会伤害无辜百姓,同时劝那县令识时务,开城投降。

刘邦采纳了这个建议,书信射入城中后,果然引起了城中百姓的热议。百姓们本就对秦朝的统治不满,看到刘邦信中言辞恳切,都纷纷劝说县令投降。县令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打开了城门,刘邦的队伍顺利进入小城,他下令不许士兵侵扰百姓,还开仓放粮,百姓们欢呼雀跃,更多的年轻人主动要求加入义军,刘邦的队伍又壮大了几分。

在西进的过程中,刘邦还遇到了一位名叫张良的奇人。张良本是韩国贵族后裔,一心想要复国,他熟读兵法,智谋超群。刘邦与张良相遇后,两人一番交谈,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张良被刘邦的豁达和志向所打动,决定留在刘邦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有了张良的辅佐,刘邦如虎添翼,在面对秦军的防守时,总能巧妙地找到突破的办法,队伍继续稳步西进。

第三章:项羽破釜沉舟

项羽这边,带领楚军一路向北,目标直指秦军的主力所在。秦军得知项羽前来,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在巨鹿一带与楚军决一死战。那秦军的阵容可谓浩大,营帐连绵数里,一眼望去,气势汹汹。

项羽的楚军虽说士气高昂,但人数上却比秦军少了许多。不少将领心中都有些担忧,可项羽却毫无惧色,他站在军前,大声对将士们说:“我们背负着楚国的血海深仇,如今面对秦军,唯有一战,方能报仇雪恨,恢复我大楚的荣光!今日之战,我等已无退路,唯有破釜沉舟,方能取胜!”

说罢,项羽下令,让士兵们把渡河的船只全部凿沉,把做饭的锅碗全部砸破,只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的决心。楚军将士们见项羽如此决绝,个个热血沸腾,他们高呼着口号,朝着秦军的阵营冲了过去。

战斗一开始,秦军就凭借着人数和装备的优势,对楚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楚军的前排士兵不断倒下,但后面的人却毫不退缩,继续奋勇向前。项羽更是如战神下凡一般,他骑着乌骓马,冲入秦军阵中,长枪所指之处,秦军纷纷倒下。在项羽的带领下,楚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秦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出现了混乱。

这一战,从清晨打到黄昏,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最终,楚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那巨鹿之战的胜利,让项羽的威名传遍了天下,各路反秦义军听闻后,都对项羽敬佩不已,纷纷前来归附,项羽的楚军一时间成为了反秦义军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

第四章:秦朝的挣扎

秦朝朝廷得知各地起义军越发猖獗,巨鹿之战又大败亏输,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赵高在朝中依旧专权,他隐瞒了不少前线失利的消息,哄骗秦二世胡亥,说只是一些小股乱民闹事,很快就能平定。

可实际上,秦军的兵力已经被分散到各地,疲于应对。一些将领有心回防都城咸阳,可又被起义军纠缠,难以脱身。朝廷无奈之下,只能从各地再征调一些兵力,可百姓们早已对秦朝恨之入骨,征兵的命令下达后,响应者寥寥无几,就算强行征来的士兵,也是士气低落,毫无战斗力可言。

同时,秦朝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赵高与朝中的一些大臣争权夺利,互相猜忌,政令不通,根本无法有效地组织起力量来对抗起义军。而在地方上,一些秦朝的官员见大势已去,开始偷偷地与起义军接触,准备给自己留条后路,有的甚至直接打开城门,投降了起义军。

第五章:刘邦项羽的分歧

随着反秦事业的不断推进,刘邦和项羽这两支最强大的义军力量之间,也渐渐出现了一些分歧。刘邦一路西进,采取的是较为温和的策略,他注重收服民心,每到一处尽量避免过多的杀戮,以仁义之名来招揽百姓和各方势力。

而项羽则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习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在攻破一些城池后,有时会因为秦军的顽强抵抗而心生怒火,下令屠城,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敌人,但也让不少百姓对他心生畏惧。

在对待秦朝的态度上,两人也有着不同的想法。刘邦想着先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的统治,然后再慢慢收拾局面,稳定天下;而项羽则觉得,一定要将秦朝的皇室以及那些曾经欺压过楚国的人全部杀光,以报血海深仇,然后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实力来掌控天下。

当刘邦的队伍渐渐逼近咸阳时,项羽得知后,心中十分不悦,他觉得刘邦这是想要抢了自己的风头,想要率先摘取反秦胜利的果实。于是,项羽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准备赶在刘邦之前进入咸阳,一场看不见的较量,在这两位豪杰之间悄然展开。

第六章:咸阳风云

刘邦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终于率先来到了咸阳城下。此时的咸阳,早已没了往日的繁华,城内人心惶惶,秦军的防守也是漏洞百出。刘邦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再次派出使者劝降。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捧着玉玺,出城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入咸阳后,看着那巍峨的宫殿,堆积如山的财宝,心中也曾有过一丝动摇。但在张良等谋士的劝说下,他清醒过来,下令封闭宫殿,不许士兵抢掠财物,还约法三章,对咸阳的百姓说:“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咸阳百姓见刘邦如此仁义,都对他感恩戴德,刘邦也因此在关中地区赢得了极高的民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