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他一旦行动,必定胜券在握。
不确信必胜之前,他绝不会轻易出手。
若想寻找更快捷的方式,并非他的风格。
但的确有人擅长这样的方式。
而且那人几乎己经成功了。
或者说,他己经成功过,只是输了一次罢了。
说的是谁,不言自明。
始皇帝脸色骤然冷了下来。
李信这个名字对他而言何其熟悉——李信
在始皇帝登基之初,那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某一阶段,李信之名曾震慑整个时代。
李信出身普通,却屡建奇功。
不到二十岁,爵位己至左庶长。
彼时始皇帝欣赏勇猛果决之人,而李信正擅于出奇制胜。
始皇帝派他出征,从不问结果如何。
因为李信从未败过。
他打仗用兵少、后勤负担轻、节奏快、战无不胜。
相较之下,王翦那种步步为营的打法,固然稳妥,却不免耗时费力。
伐楚之战中,王翦主张需六十万人,一年方可克敌。
李信则立下军令状,只需二十万,三个月便可取胜。
其中耗费的军资与补给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当时始皇帝对李信的信任可谓无人能及,甚至一度让王翦这样的老将黯然退避。
对于李信,始皇帝寄予厚望。
然而最终,李信让他失望了。
李信的失败并非让始皇帝真正失望之处,真正让他不得不二请王翦的原因,是那场惨败背后的沉重代价。
二十万秦军折损,粮草无数化为乌有,始皇帝的心中满是遗憾,但这还不是最令他难以接受的。
真正令人唏嘘的是李信战败之后的颓废。
那一战落败后,李信便彻底失去了自我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