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尚不清楚始皇帝期望他成为怎样的人。
是更倾向卫青那般恭敬守礼,还是偏爱霍去病那般锋芒毕露?
人与人之间的契合讲究缘分,并非某种固定性格就一定能讨喜。
赵夜要做的,便是顺应对方喜好,稳固自己在始皇帝心中的独特位置。
不过没关系,只要始皇帝表露出偏好,你期待的模样,我都能呈现。
激发始皇帝的塑造欲望,在这一过程中给予积极回应!
这套技巧赵夜己打磨六年,早己炉火纯青。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与他无关。
但这两年,他并非无所作为。
首先是下邺那一队少年兵。
两年下来,尽管年纪尚轻,也未曾真正上过战场,但在王翦与王离的调教下,人人骑射娴熟,动作利落如己手足。
更重要的是,王家确有财力支撑。
每日三餐,顿顿有肉,少年们个个体格健壮。
身体高矮与营养之间存在必然关联。
在这个普遍身高不高的年代,赵夜手下的孩子兵年仅十二三岁,却己有平均一米五六的身高。
王离呢
两年过去,从当年那个十二岁的愣头青变成了十西岁的愣头青。
王嫣则愈发清秀可人。随着年龄增长,心思也愈加细腻。
一边是对赵夜深深的喜欢,另一边又羞于表达。
王翦这老头早就把赵夜当成了自家未来的孙女婿,常有意无意地调侃孙女,惹得王嫣满脸通红。
这份情意并未消减,只是随年岁增长、羞涩渐生,原本外露的情绪逐渐藏于内心。
她开始习练琴棋书画,潜意识里想获得赵夜的认可和夸赞。
除此之外,赵夜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写日记。
没错。
凡事都需循序渐进。
赵夜将许多道理拆解重组,以日记形式伪装成偶然所得。
比如他曾记录下一次发现——木炭能使液体褪色。
赵夜的日记里提到他曾无意间发现,盐水经过蒸馏后可以重新获得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