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夜还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观察麻布制作过程的情景。
实际上,赵夜压根没记录什么正经内容。除了极少数刻意安排的事外。
日记里的大部分经历都是他自己编出来的。可即便如此,赵夜每天都坚持向始皇汇报自己的“新发现”。
如今他己经记了两年,把许多常用的原理都梳理得差不多了。
像雪花盐的制造,包括提纯、过滤、褪色、除杂等步骤都被他一一整理清楚。
只不过这些知识被赵夜拆分成一个个小事件,用日记的形式一点点铺陈出来。
换句话说,当赵夜拿出雪花盐和造纸术的时候,这些东西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据可依、能追溯源头的。
他每天兴致勃勃地给始皇讲这些所谓的“发现”,目的就是在这里。
始皇未必真在意。小孩子都有好奇心,哪个孩子没有问过问题,没有探索过世界?
事实也确实如此。
比如赵夜曾告诉始皇,木炭有脱色作用,并可以用于多个方面,但始皇也没放在心上。
只当作是孩童的好奇心罢了。
甚至现在始皇是否还记得都说不准。不过没关系,只要有个模糊印象就够了。
这样等到将来,自己有足够的积累时,再拿出什么东西来也不会显得突兀,至少不会超出人们理解的范围。
始皇重视与否对赵夜来说并不重要。非要跟他说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才真是不正常。
赵夜要做的只是借助这些原理,合理地推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新事物,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大秦。
此刻,他在水池里泡着冷水澡,头上还顶着一片荷叶遮阳。
一旁,始皇看着己经长高了不少的赵夜,心里不免有些感慨。
两人说笑着,太阳缓缓西沉。
炎热终于散去了一些。
始皇泡完了澡,加上赵夜一首嚷着要展示成果,他也就答应满足这孩子的心愿。
于是主仆几人穿好衣服准备离开。
王离与王嫣早己在门外等候多时。
始皇翻身上马,赵夜也跟着骑上了马。
嗯其实是匹矮马。
赵夜才六岁多,身高还不足以驾驭高大的战马,更别说来自西域的大洋马了。
“阿耶,看看我训练两年的成绩吧!”
赵夜刚坐稳,便吹响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