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被柳如意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柳如意转过身,对着那些巡医说道:“印可以晚到,人不能晚救!”
说完,她当众撕开药包,亲自为五名病患施药。
这一举动,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质疑,有人赞赏,但更多的是百姓们感激的目光。
三天后,奇迹生了。
四名患者退热复工,生龙活虎,之前那个病危的年轻人,也转危为安,能下地走路了。
消息传开,整个延兴坊都沸腾了。
百姓们纷纷称赞柳如意是“铁手娘子”,赞扬她的医术高明,心肠也好。
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御史台,崔明远看着手中的奏疏,气得浑身抖。
“东宫纵妇越权,坏医统纲常!此风不可长!”崔明远怒吼道,唾沫星子都飞溅了出来。
他立刻提笔,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奏疏,弹劾李承乾,要求废除《医助制》。
长孙无忌收到奏疏,并未立刻表态,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然后派人去西市暗中调查舆情。
李承乾对于崔明远的弹劾,不辩不拦,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反而命徐惠将柳如意施药的全过程,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巡医实录》,还附上了患者的手印和邻里的证词,力求做到真实可信。
然后,他将这本《巡医实录》送到了国子监,要求在“医律讲会”上进行公开讨论。
“医律讲会”是国子监里专门讨论医学法律的学术会议,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医学专家和官员。
讲会上,太医博士韩文博对柳如意使用的药量提出了质疑,认为她用药过猛,容易伤及患者的身体。
柳如意毫不示弱,当场背诵出《千金要方》中的七条配伍禁忌,又引用了孙思邈的名言:“医者,意也,不在阶,而在心。”
众学官听了,都默然不语。
柳如意虽然出身卑微,但她的医术和医德,却让这些自诩为正统的学官们感到羞愧。
就在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的时候,慈恩庵的住持法融,悄然来到了东宫,向李承乾汇报了一个重要的情报。
“殿下,崔明远暗中联络旧党,准备在下个月的‘秋祭太医祖庭’时,借‘清正医风’之名,焚毁《女医章程》,以儆效尤。”法融低声说道。
李承乾听了,这崔明远,还真是贼心不死啊!
“王玄策。”李承乾唤了一声。
“属下在!”王玄策立刻上前一步。
“你即刻潜入太医署典籍库,将《章程》的抄本,混入即将展出的‘历代良方碑拓’之中。”李承乾吩咐道。
“属下遵命!”王玄策领命而去。
“另外,传令下去,邀请柳如意以‘民间医助代表’的身份,参加‘秋祭太医祖庭’。”李承乾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