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政院挂牌日,那红底金字的牌匾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李承乾那颗躁动的心,急于证明自己。
苏敬这老家伙办事效率还挺高,依着《药政院章程》拟定了十名巡医名单,准备撒向长安各坊,拯救黎民于病痛之中。
名单呈上来的时候,太医院的印章已经盖得板板正正,就等着东宫灯政房的符印了。
徐惠这妮子,最近是越来越有“女诸葛”的范儿了,接过名册,那双眼睛跟扫描仪似的,一行一行地扫过去。
“嗯?”徐惠突然停了下来,手指点在其中三个人名上,柳眉微蹙,“这三人,是崔明远的门生,专擅‘清瘟正方’?”
“正是。”苏敬苦笑着点了点头,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
徐惠毫不客气地将这三人的名字划掉,朱笔一挥,写下“驳回”二字,墨迹都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劲儿。
“无试药堂认证,不得列册。”徐惠放下笔,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上位者的威严。
这试药堂,可是李承乾搞出来的,专门用来验证药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机构。
崔明远的人,想搞事情,没那么容易!
苏敬的脸皱成了一团苦瓜,连夜重新拟定名单。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东宫,才是真正的主事之人。
好不容易,一份剔除了所有争议人选的名单终于出炉,灯政房的符印也盖了上去,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明媚。
十名巡医背着药箱,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出城。
春明门外,却突然冲出一队金吾卫,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奉御史台之命,尔等巡医未经备案,不得擅自离京!”领头的金吾卫面无表情,语气冰冷。
“御史台?备案?”巡医们面面相觑,这《药政院章程》里可没这一条啊!
消息很快传到了东宫。
李承乾正站在池塘边喂鱼,听完薛仁贵的汇报,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让他们等风。”李承乾淡淡地说道,手里的鱼食撒向水面,引来一群锦鲤争相抢食。
与此同时,柳如意已经带领着批“西市医助”,跟着巡医队伍来到了延兴坊。
这延兴坊是长安城里比较贫困的区域,听说有官府的巡医来施药,百姓们早就围得水泄不通。
“都别挤,一个一个来!”巡医们忙得满头大汗,维持着秩序。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尔等女流,未读《本草》,何敢开方?”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儒袍的老者,胡子都白了,手里还拄着一根拐杖,看起来颇有几分威严。
柳如意并没有生气,她走到老者面前,平静地说道:“老先生,医者父母心,救人要紧。”
“哼,妖言惑众!”老者根本不听柳如意的解释,继续大声斥责。
柳如意也不争辩,她从药箱里拿出一块炭笔,在随身携带的布上画了一张简易的肺络图。
“这位老伯,您儿子的病症,是热陷营分。”柳如意指着一个正在咳嗽的年轻人说道,“您看他舌紫、汗冷、脉滑,若不用赤金蕊这等猛药,不出三日,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