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当年要他们做成一样,都比在大明的百姓身上抠唆一两个铜板,来的更划算。
落了好名声不说。
还会拿到巨大的财富。
“这还是少的,有许多地方的土地都闲置了,你儿子也给过你书信,难道你老都从来没有看过?”
崇祯诧异的问道。
不应该啊。
鞍山那一块地方,已经找到了铁矿,也正在着手建立炼铁厂。
对于辽东镇的消息,也是很详细的,而且凭着他儿子那一手绘图的本事,这种关于土地的详细情况应该也会提起一两句才对。
“别说这臭小子了,还给我保密,关于辽东镇的消息,根本就是一句都不提。”
袁可立郁闷了好一阵子,才叹息一声,感觉自己的儿子,真的是长大了,有所担当了。
“这个啊。”
崇祯也是无话可说。
有的东西确实需要保密,这一点他刚刚是给忘了。
只能说有原则的人,当真是可爱的紧。
“现在的大明,清理了一遍蛀虫,看起来立刻敞亮多了。”
袁可立换了一个话题。
说实在话,在一开始,崇祯这样做的时候,他是不看好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年过去之后,一切都仿佛焕然一新。
道院出来的东西,一件比一件稀奇古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是从海外运送回来的东西,也补足了大明的一些物资的匮乏。
其中那种橡胶,在他看来,就是最有用的东西之一。
远远的看着一辆自行车,穿行在大街小巷,这玩意现在还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
一辆自行车实在是太贵了一点。
“敞亮也只是一时的,只有让整个大明的所有人都懂得识字了,这种敞亮才能够持久,不然,一群愚昧的人,还是会回到原来的那种被人坑了,还觉得自己错了的年代中去。”
崇祯抬头看向了远处。
大明的内参,可从来都没有停下报道过,那些本来好好的官员,忽然开始贪赃枉法的事迹。
人都是有私心的。
想要泯灭这种私心,根本就不可能。
崇祯给官吏们的俸禄已经够高了,比那些出门打工的人,都要高出一倍有余,这样还要贪赃枉法,收受贿赂,那么就别怪他不讲情面。
要是觉得自己做官俸禄太少了,也是可以经商的。
这一点,在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怎么受歧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