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为了表现自己诚心投,连忙站起来,做降卒的工作:&ldo;大家这样做就对了,这样做是很明智的。本将军早就想投降袁大将军了。曹操是什么人?那就是个国贼,国贼呀!袁大将军可就不一样了,四世三公位极人臣,忠义无双爱民如子。咱们投降他就对了。这叫做弃暗投明你们知道吗‐‐操,你妈的李典你瞪我干什么,阶下囚,在瞪老子把你眼珠子挖出来。&rdo;
一流的势力小人。
文丑、胡车儿、昌谿在董超的引导下,被一批士兵簇拥着,并骑奔驰于东门大街,往白马城核心的太守府推进。一队一队的骑兵步卒,从他们两旁绕过,为他们开路护航。
进入太守府坐定,文丑命令把李曼成带进来。
董超亲自过去揪着李典的头发,拽死狗一样拖进来。李典破口大骂;&ldo;董超你狗日的不得好死,我日你八辈祖宗,你,老子以前是怎么待你的,王八蛋‐‐&rdo;
董超心想,此一时彼一时了,你还敢嚣张。找揍。照着李典的屁股狠狠地两脚;&ldo;大胆反贼,见了文将军还不下跪,是不是皮痒了。&rdo;
文丑歪头吐出一口痰:&ldo;呸,什么东西,你见过国家官吏跪拜狗贼的嘛?&rdo;董超脸红脖子粗,抬手要打。文丑暴喝道:&ldo;住手‐‐&rdo;心想董超真是个小人,怎么一点脸也不要。
文丑站起身来,笑着走到李典近前,替他解开身上的绳子,深施一礼道;&ldo;将军说的对,你的身份这么尊贵,应当文丑向你行礼。&rdo;
这下子把李典弄得面红耳赤不好意思了:&ldo;咱俩谁也别向谁行礼,你还是把我拉出去砍了吧,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rdo;
文丑点头道;&ldo;好。&rdo;伸手叫进来一队亲兵;&ldo;拉下去砍了。&rdo;四五个亲兵过来拉李典,文丑摆手道:&ldo;错了,把董超狗贼拉下去砍了。&rdo;
董超站在那里眯着眼睛偷笑呢,听到文丑的话,就像被开水烫了一下:&ldo;啊,砍我,为何?我可是主动投降的。我有功无过,为何砍我。&rdo;
文丑气道;&ldo;你临阵投敌卖主求荣,翻脸比翻书还快,我可不敢留着你,保不齐你那天也跟我来这一手呢。&rdo;
董超噗通跪在地上,大声道:&ldo;饶命,饶命,将军饶了我这条狗命吧,将军。&rdo;
胡车儿看着他恶心,挥手道:&ldo;拉下去,拉下去,别在这嚎丧。&rdo;那几个亲兵也看董超面目可憎,把他拉出去摁到院里一顿爆揍,然后拉走了。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脑袋要搬家。
李典义正词严,撇着嘴道:&ldo;少来这套,老子不领你的情,你别想用这种小恩小惠来劝降我。&rdo;
文丑笑道;&ldo;你不投降难道要为了曹操去死?&rdo;胡车儿道;&ldo;曹操是国贼,你至于吗?&rdo;李典扯鼻子瞪眼的咆哮;&ldo;袁熙才是国贼,袁绍才是国贼。&rdo;文丑平静道:&ldo;将军是忠于汉室还是终于曹操?&rdo;李典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丞相就是汉室,汉室就是丞相,这并不矛盾。李典道:&ldo;根本就是一回事。&rdo;
第五卷袁曹之争第一章阳武守将
文丑摇头:&ldo;这怎么是一回事呢,根本南辕北辙吗。&rdo;李典冷笑道:&ldo;你别白费口舌了,我是不会投降的。&rdo;文丑道:&ldo;莫非将军有家眷妻小在许昌?&rdo;李典道:&ldo;尚未成亲,那里来的家眷。&rdo;
文丑心想,这就好办了。李典是难得的大将,一定要替主公留下这个人才。
&ldo;李将军不愿意投降那也罢了,在下文丑敬重你是一条英雄好汉,也不会加害你,但放你会你你一定又会同我为敌,将军的本事我领教过了,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只有先把你囚禁起来了。请吧。&rdo;文丑对士兵道:&ldo;把李将军带下去,好酒好肉的招呼着。去吧。&rdo;
李典一听乐了,你想用这种方法笼络我,办不到,酒肉我照吃照喝,投降的事情,免谈。
李典一路冷笑着走出去。胡车儿气道:&ldo;他倒神气了,一个败军之将,还挺横的。&rdo;昌谿道:&ldo;这人有点本事,能投降就好了。&rdo;
&ldo;谁说不是呢。可我没办法&rdo;文丑摊开手来回踱着步子。
&ldo;那好办,你给我准备点刑具,我一顿鞭子沾盐水,保管让他投降。&rdo;胡车儿不屑道。
文丑道:&ldo;别,这人是大将,别打他,想别的办法。&rdo;胡车儿翻眼皮:&ldo;什么办法?&rdo;文丑道:&ldo;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等会儿问问徐庶先生吧。&rdo;
徐庶也没主意,他正在想着进攻延津呢。先是派昌谿和胡车儿带兵分别攻取了汲县和获嘉县,五天后抵达延津城外十里扎营。
此时郭援的三万援兵也已经进入了延津城。太守刘延向郭淮汇报了李典被俘的情况。郭淮慨叹不已,自己要是能早到几天就好了。刘延手中有守军五千加上郭淮带来的三万人马还不到四万。这几天河北军连连胜仗,光是俘获的曹军就有三四万人,郭淮手中这些人根本就不够用。刘延计算着,再有十天半月的丞相的先头部队就能返回汜水关了,只要坚守不出,拖住河北军半个月应该不是什么问题。郭淮觉得有理,于是不理会文丑等人每天在城外叫骂,就是不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