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富贵芳华各人物结局 > 第436章(第1页)

第436章(第1页)

赵同当真好奇起来,拿了衣料去找百灵估价。

问清他要的样式,百灵拿出一张价目表,从袖里取出个小算盘,加加减减,给赵同算了个总价。竟是比自己托人情,或去外头找裁缝铺子都便宜许多。

赵同当即同意,还要求再做两身替换的里衣,只手上布料就有些不够。

婆子表示,这个针线房也可以先给他做,依旧不收钱,只从工钱里扣。一时扣不到,还可以延到下月。

听说有这等好事,几个宫里来的大小太监都想做了。有那性急的,甚至想把秋天的厚衣也做一套备着。

但百灵表示,&ldo;因你们是新来,每人最多只能赊三个月的工钱,且每回都不能超过工钱的三分之二。剩下的是给你们零用,否则还得满世界打饥荒。等你们在府中干满了一个年头,便可以多赊一个月的工钱,以此类推。如今你们算算自己能赊多少钱,再看能做几件衣裳吧。&rdo;

这样一说,大家便理性了许多。

算算自己的工钱,都只拣着最着急的几件衣裳鞋袜做了登记。

等百灵算好价钱,双方确认画押,针线房的婆子便领着新任务,赶紧回去了。

只看着百灵抱着小盘算记账的模样,赵同总觉得这一进一出之间,似有什么门道,可他却怎么也参不透。

但想起那婆子接到任务时欢天喜地的模样,就觉得她们干这事,应是有甜头的。

可怎么算,自己也没吃亏啊!

这样的价钱,这样的衣料,上哪儿买得到?可无端端便宜了这么多,是谁亏了呢?

总不可能是王妃吧?

赵同虽然不精明,可也不傻。

他都不傻,那当主子的能天天干这倒贴钱的买卖么?

因百灵说了,这事可不是短期的,只要王妃在府上一天,这借贷之事都是长期有效的。

也不仅是做衣裳啦,象是生了病想看大夫,家里办喜事想请个厨子掌个勺做几个菜,只要不逾矩,都可以来赊欠。

赵同想不出他家王妃在谋算什么,但有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下人们都更忙了起来。

哪怕府里进了许多小不点的家生子,分摊了好几个院子的打扫之事,但剩下的人却更忙了。

园子里划成了片,有管竹林的,有管花木的,就连随同来王府的另一个老太监杜常,也分了一片荷塘打理。

他老家是江南的,打小在湖边长大,种莲挖藕都是睁眼就学的本事。今儿中午还显摆了一篮子水嫩嫩的红菱角,让何善做了小炒,给王妃加菜。

王妃吃着好,命厨房再去炒两盘子给两个嫂嫂送去,还说晚上要给府里的三位爷加菜。若有多的,她还想要些送后门娘家和庆平公主。

于是这会子,杜常那老东西就顶着热辣辣的日头,又颠颠儿的跑到湖上收菱角去了。

老狗腿子,中暑才活该!

心里正骂着,忽地用完午饭的宁芳命人喊他进去了。赵同赶紧收了心思,擦了擦汗,才乐颠颠的快步进去。

&ldo;王妃可是想松快松快,捶捶腿?&rdo;

宁芳一笑,旁边百灵拿了一匣子银钱过来,&ldo;你们几个入府的时间晚,没赶上初一府上发月例,但这些时也着实辛苦了,所以王妃格外开恩,也发半个月的月例。这是你们八个人的总数,你过来画个押吧。&rdo;

才来几天便有钱拿,自然人人欢喜。只赵同画了押,再看着那堆银钱,忽地就有些皱眉。

若按照从前宫中规矩,管事的拿了月例再往下发,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剥层皮。可在这个王妃不讲究宫中规矩的王府里,这钱到底该怎么发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