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太监,四大四小。百灵给了四两银子,两吊钱,显然他们四个大太监是一人一两银子,四个小太监是五百文。
虽说他如今自认在八个太监中,算是个领头的,可宁芳从没给个正式的说法。
若自己拿了,岂不烫手?可若是不接,岂不显得自己无能?
赵同想想,道了句,&ldo;我们如今还欠着针线房的债呢,不如拿去抵债吧。&rdo;
谁知宁芳当即道,&ldo;无妨。那抵债说好了是从下月月例起开始算,这个是额外贴补你们日用的,拿着吧。&rdo;
她一说完,孔雀就开始送客,赵同只得退下。可这钱该怎么发,他着实犯起了愁。
宁芳的意思他估摸到了一点,怕是想用他,又想看看他的手段,可这要怎么弄呢?在宫里几十年,他还从没见过宁芳这样的主子,她要的究竟是个怎样的下人呢?
看这老太监愁云惨淡的出去,孔雀抿嘴低笑,&ldo;恐怕他这回去要思量半天了。回头我就让人把发钱的风声送出去,看他怎么办!&rdo;
宁芳也笑了,&ldo;平日里看你稳重,却原来也是个促狭鬼。&rdo;
孔雀道,&ldo;要说稳重,除了画眉,我们这边就数杜鹃最稳重了。其他两个您瞧着老老实实的,满肚子都是坏水呢!&rdo;
第414章奥秘
看孔雀跟宁芳打趣,鹭鸶也笑怼了句,&ldo;我们屋里除了你,哪还有人满肚子坏水?&rdo;
但大户人家的丫鬟,可不会一味做口舌之争,玩笑两句,仙鹤就上前说起正经事、
&ldo;方才奴婢看了下针线房的账,若照王妃的法子做下去,针线房里光是这些额外的工钱,就要赶上月例了。&rdo;
孔雀道,&ldo;怎么?你也羡慕了?&rdo;
仙鹤如实道,&ldo;我是羡慕呀,可我更想弄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怎么用的都是府里的东西,也是府里的人,却能平白生出钱来?王妃,能教教奴婢们吗?&rdo;
看孔雀几个丫头皆是一脸崇拜与仰慕,宁芳失笑,&ldo;让百灵来说吧。&rdo;
这事本就瞒不了人,只要随便去街上找个商人一打听,立即就能说明白。只是这些下人们鲜少接触过这些事,才想不明白而已。
百灵微有些脸红,但还是努力站到人前解释。
&ldo;不管是银钱,还是布匹,若是不用,放在那儿就是一件死物。只有把它拿去交换,才能产生收益。&rdo;
就好象给赵同那些太监们做衣裳的布,本就是王府库存的。有些还是十几年前当成俸禄发下来的老布,好在存储得当,但若是搁得时间再长,早晚霉坏。
所以宁芳索性把它拿出来,交给针线房给下人们做衣裳。
赵同他们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可做着无本生意的宁芳才是最赚。
当然,在此过程中,要发一部分工钱给针线房里的丫鬟婆子。可这对于她们来说,是完成自己原本差使之后的外快。
相当于宁芳一个人都没有增加,却寻到人,干了两份活。
但因为多付了一份工钱,大家心理上就不会那么抵触,反而高高兴兴忙活开来了。
而老裁缝都知道一个小秘密,同样的衣裳,做得越多其实越省布料,因为更好拼接。
比如单做一件褂子要五尺布,但同样的做三件,可能就只要十三尺布了。可算钱的时候,每个人却是按五尺布算的。
这其中差的两尺布钱,就是裁缝白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