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若芸忙起身拉着惊愕万分的唐宛下了凤座去接赏赐,口中念道:“臣妾谢主隆恩!”
唐宛也只好恭敬的屈膝念道:“慧婉谢主隆恩!”
传旨内官回去复命,殿内的一众女眷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面面相觑了,都说陛下很是宠爱这位年轻的皇后,看来不只是宠爱,简直是溺爱啊!
瞧瞧,都惯成什么样了,这是公开告诉她们,朕的女人,就是这天下人的母亲,就连她养的一条狗都是尊贵无比的,更别说是她的义姐和母亲了,谁要敢看不起,他头一个不绕过!
披着御赐的狐皮大氅走在通往出宫的甬道上,身上是暖了,可她的心却是一片悲凉。
这样大张旗鼓的维护,与她而言,是祸事并非喜事,若有人深扒林子煜的过往,她这个青梅竹马,怕是就要浮出水面了,那她与若芸的关系,只怕不会像现在这般亲厚和谐了,弄不好还会反目成仇。
想想心中更冷,深叹一口气,却觉得身后有凉意袭来,顿住脚步回头望去,寂静的甬道上并无一人,可她为何觉得脊背凉凉的呢?
紧了紧大氅的衣领,加快了脚步,匆匆离宫而去。
唐宛走过的地方,甬道旁的树林里,一个暗影晃动着,清冷的冷嗤出声“原来,一直都只瞒着我!”
新年就在这样拜来拜去中度过,过了二月二,献林和锦年穿上十几层单衣,奔赴了考场,拖拖拉拉的这一考就是十几天。
等春闱发榜那日,献林与锦年均荣登杏榜,且二人名次竟然又与乡试名次一般无二,献林首居会元,锦年屈居第二,这令一家人是既震惊又欢喜,似乎是预见了殿试二人的名次一般,看他们俩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而薛氏则每日求神拜佛,京城大大小小的百余座寺庙她都拜了个遍,都是祈求二子献林能一举中了状元,可千万别因此终身不娶啊!
三月初一,宣武帝在承华大殿举办了殿试,众学子初见年轻的宣武帝不禁心中大赞。
这位年轻的君王,不仅英俊,还随和,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似是这满殿的学子都是他麾下可用的才俊般!
许是各路神仙佛祖听见了薛氏的虔诚祷告,宣武帝亲笔御书赐了献林状元郎的名次。
锦年又是毫无悬念的以榜眼之名位居第二。
本应是面容俊朗的第三名探花郎,却是一个四十几许的半糟老头获得,这倒是叫人大跌眼镜,都说这状元郎和榜眼的颜值,抻出哪一个都能匹配那探花郎的身份。
可谁叫人家策论写的好呢?
尘埃落定后,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唐李两家是门庭若市,忙欢了脱,这还不说,三月十五又迎来了新帝选秀的日子。
那些儿郎落榜之家,又把心思放在了待选秀女的女儿身上,是不惜重金为女儿做华贵的衣裳首饰。
到了三月末,选秀也告一段落,除了事先安排好的功臣之女,皇后象征性的给新帝选了几个相貌清秀的秀女,这一遭下来,冷寂了快半年的后宫又热闹起来,一下子多了十几个宫嫔,花园里的花儿都忍不住争相开了起来。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