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张氏示意身边的宫女退下,与徐妙锦一起在桌子旁坐下。
小兰乖巧地为太子妃倒了一杯茶,安安静静地站在徐妙锦身旁。
太子妃轻轻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这才再次与徐妙锦说话:“妙锦,郑和使团是真的回来了,已经抵达福建。”
徐妙锦依旧有些不敢相信,努了努嘴,询问道:“他们不应该是明年夏天才回来吗?怎么提前了?”
“这个我不太清楚,”太子妃也有些疑惑,“或许,是中途发生了什么变故吧。”
徐妙锦微微点头,神色有些不安。
郑和使团船队提前返航,这之前也有过先例。
第一次下西洋时,郑和使团擒获南洋海盗头目陈祖义便提前结束了行程。这件事徐妙锦听郑海讲过。
不过,这次使团提前返回,又是为什么呢?
“小主,你说他们会不会又遇见海盗了?”说着,小兰眼睛就红了,“小乞丐不知道怎么样了?”
看到徐妙锦与小兰脸上露出担忧之色,太子妃宽慰道:“放心,辅国公他们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平安归来。”
心中仍有些不放心,但徐妙锦很快放下这件事。
打量着太子妃,她觉得太子妃另有来意,开口便问:“娘娘此来,是不是太子殿下有遇到什么难事了?”
“姨娘真厉害!殿下说,小时候,就姨娘最疼他,如今能帮到他的,就只有姨娘您了。”
想起小时候的朱高炽,徐妙锦不禁莞尔一笑。
朱高炽小时候就胖嘟嘟的,现在想来是挺可爱的。可那时候她徐妙锦才懒得理那个小书呆朱高炽呢!
想起在北平燕王府的日子,徐妙锦想起了与郑海相识相知的美好……
“不瞒姨娘,殿下最近正为大学士解缙的事而奔波,”太子妃打断了徐妙锦的遐想,“解缙对殿下有恩,殿下想帮帮他。”
小兰忍不住插嘴问道:“解缙?谢大才子不是被贬到外地了吗?他出了什么事?”
连小兰都知道解缙,谢大才子在大明的知名度是很高的。
解缙从小就很聪明,两三岁就开始认字,从小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九岁时,解缙一天能记住上万句话,被当地的大夫黄九衢(qú)称为神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五岁时,解缙就想参加科举,不过,他父亲以修族谱为由令他推迟三年。
三年后,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即中解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赴京参加会试,礼部会试得第七名,参加殿试,得三甲第十名,中进士,授中书庶吉士。
赐解缙进士出身时,他当着解缙的面说道:“朕与你名义上是君臣,恩情却如同父子,你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解缙当月便上奏万言,随后,又呈上《太平十策》。明太祖朱元璋对解缙十分赞赏。
但凡有才华的人都有些桀骜不驯,解缙年纪轻轻,才华横溢也难免恃才傲物,不通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