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多次赐解缙回乡相亲,一方面是解缙太恃才傲物、不通世故,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惜才与保护的目的。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处死韩国公李善长时,解缙曾代人起草上书为李善长鸣冤。
解缙当御史时,竟连都察院最高长官都御史袁泰都得罪了,被袁泰记恨。
朱元璋找来解缙的父亲谢开,说道:“你儿子是大器晚成,你带他回去好好调教,令他更进一步。十年后让他再来,那是也不晚。”
从此,解缙开始被朱元璋雪藏。
然而,朱元璋与谢开的十年之约并未完成,因为八年后,朱元璋就驾崩了。
或许,朱元璋有意压制解缙,一方面是保护解缙,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储备人才。
朱元璋驾崩后,解缙奉父名前往京师吊唁。或许,他们认为可能在新帝朱允炆这里能够得以重用,因此,解缙入京。
结果,解缙未能如愿。因为以前得罪的人太多,解缙被朝中群臣诬蔑,被贬河州。
直到建文元年(1399年)底,经朱允炆信任的董伦推荐,解缙这才得以返回京师,并担任翰林待诏。
朱允炆当皇帝的时间短,朱棣造反成功,解缙自然而然地成了朱棣麾下的大臣。
得益于郑海的建议,朱棣极力拉拢朝中文臣,通过着书与建内阁等方式分化了前朝的旧臣。
解缙才华横溢又没有党派,不仅协助朱棣编纂《永乐大典》,还成了朱棣的内阁首辅。
然而,好景不长。
永乐五年(1407年),解缙被贬为广西布政司右参议。
永乐六年(1408年),解缙又被贬为交趾布政司右参议。
小兰所说的谢大才子被贬到外地,指的就是永乐五年解缙被贬广西。
太子妃看向徐妙锦,解释道:“解缙被锦衣卫抓了。”
“为什么?”徐妙锦与小兰异口同声。
喜欢明朝第一航海家()明朝第一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