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回到床边,躺下,拉过被子,却再也无法入睡。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像是一张静默展开的古老卷轴,书写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
他想起母亲煮的鸡丝汤,父亲修机甲时满脸油污的手,饭桌上他们争抢咸菜的日常……这一切,全都还在,却也在那一夜之后,悄然改变。
次日清晨,李逵像往常一样洗漱、穿衣、下楼。
宁皓月已经煮好了早饭,白粥、酱萝卜、煎蛋,还有两张油饼,热气氤氲,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李逵坐下,一言不发。
李二照旧端起粥碗:“昨晚睡得怎么样?”
“挺好的。”李逵笑了一下,笑得很轻,“你们昨天在书房聊了很久啊。”
宁皓月的手微微一顿,险些打翻汤碗。
“是啊。”李二点头,目光平静如水:“我们说……你现在也不小了,是时候知道一些事情。”
李逵放下筷子,低声说:“那你们告诉我吧。我已经听见了。”
宁皓月像是被击中,整个人沉了下去,仿佛过去十三年都在为此忐忑。
李二轻轻叹了口气。
“你不是我们的亲生儿子。”他终于说出口,声音稳重如山,“十三年前,帝国与堕日教残部在天边峡谷发生一场死战。你,是那一战中,一个将死将军的孩子。他亲手把你塞进那具半毁的机甲里,用尽最后一口气,将你发射到天空。”
“我们接住了你。”
“他给你的铭牌上写着:‘李逵,吾儿,勿忘人间正道。’”
李逵怔怔望着他们,脑海中一片空白。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李二摇头:“只知道他是帝国的一位圣斗士。战死名单中找不到他的名字——或许从未记录,或许他……根本就是帝国不承认的影子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宁皓月走过来,将一个黑盒子轻轻放在李逵面前。
“这是你来的那天,我们在机甲残骸中发现的铭牌和一张残缺照片。我们不敢告诉你,一直藏着。如今,你长大了,是该知道的时候。”
李逵接过盒子,打开那瞬,光影晃过指缝,那残破的铭牌冷冽如冰。
“李逵……”
他轻声念出自己的名字,声音中忽然透着一种说不清的沉重。
饭后,他走出屋门,站在傲来城的高台上,望着这座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与他血脉相连。
但他心底,也第一次浮现出另一个词:帝都。
也许他迟早要去的,不是战场,不是议厅,而是——找寻他的过去。
找那个将他送来的“父亲”,找那句“勿忘人间正道”背后的意义。
风起云涌,少年肩头的重量,又重了一分。
那一刻,李逵的心中升腾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他望着眼前的宁皓月和李二,突然涌上心头的情感让他几乎有些窒息。他抬起手,擦了擦眼角,虽然脸上依旧保持着那份不易察觉的冷静,心底却早已不再平静。
他走上前,轻轻地搂住了宁皓月与李二。
“不管我是谁的孩子,你们都是我的好爸妈,我爱你们。”
宁皓月和李二愣住了,两人都没有想到李逵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眼神中带着一丝惊愕,接着是渐渐溢出的温暖。
“李逵……”宁皓月低声喃喃,眼角渐渐湿润。她忍不住伸出手,抚摸着李逵的头发,“你从来都是我们最珍贵的孩子,无论你是不是我们的亲生儿子。”
李二也微微低下头,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这个孩子,不论身份如何,一直是他们的骄傲。他一直勇敢、坚强、果敢,带领着帝国军队驰骋沙场,但此刻,他却展现出了与战场上不同的柔软与真诚。
“你是我们最亲的人。”李二轻轻叹息,拍了拍李逵的背,“无论你来自哪里,过去是什么,我们都是一家人。”
李逵抬起头,看向他们的眼神如同星辰一样温柔。或许他并不需要再去追寻那遥远的谜团,他心中的父母,始终是他生命中最温暖的存在。
宁皓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洒下,照亮了整个房间,“其实,无论你是否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你都是我们的宝贝。你来到我们身边,便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对,”李二也笑了,眼中带着深深的宠溺,“你是我们养育的孩子,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