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壁警告“投机者”,可以成为长实的股东获利,但不允许控股。同时,动用各方面的关系,帮助李家成压下负面消息。
这个过程并不会很难。
其它地产商怕引火烧身,不敢就楼房质量问题推波助澜。官面上同样不会允许舆情无限放大。
越放大牵扯出的事就越多,届时倒霉的可就不止是长实了。几乎所有地厂商,包括审批、验收、监管等大批人都会受牵连……
个体容易被抛弃,群体利益被触动时,就会众志成城。多方合力先将大事化小,再将小事化了。
曲卓则用钱“买”也好,用技术“换”也罢,溢价从突袭长实的小日子资本手中赎回部分股票。就像他帮助李家成入主和黄一样,保住他对长实的控制权。
至此,通过明暗分散持股,隐蔽的完成对长实和和黄的实际控股。不论李家诚左手倒右手,还是右手倒左手,都是在为他赚钱。
同时,抓紧时间挖掘,并培养自己的人才库。解决眼下这种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却找不到有能力,又能够信任的人去打理的局面。
以老黄瓜的性格,肯定不会满足于拿着一点股份,老老实实的当打工仔。他会在经营的同时,寻求不断扩大持股比例,直至彻底掌控两家企业。
但是,他默默努力几年后就会发现,他以为的一些只要开出足够价码,就能收回股份的投资人或机构,压根不打算释放股份。
他控股的计划,不过是镜花水月。
到那时,就看他的表现了。能干就继续干,不能干就换掉他……
以上是之前的打算,总体上是相对保守的。制造并利用不良影响,但也要将不良影响压在一个可控的,能够挽回的范围内。
一旦玩的太大,某人没能力收场。
而眼下,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将“可控”的阈值压到地板上。打的再破再烂,只要钱花到位,就能重新捏起来。
那就玩把大的!
趁机把股权构成彻底捋顺一遍,把没资格坐车赚钱的人踢出去,再拉一些需要团结的“朋友”上车……
曲卓默默调整计划时,李家成确定中行并不打算强吞长实,不过是借利好坐车赚一笔罢了。
悬着的心放下,继续全身心的投入到即将开始的预售和预招租的筹备当中去。
在他看来,中行的莽撞操作虽然丑陋,但不算是坏事。可以在长实股价不可控的被利好推高后,助力他将价格压下去。然后,再次控在安全区间内,降低回收股份时的成本……
同一时间里,华润、招商局和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三家,在商量应该如何自救。
如果和黄清盘重组或破产重组,二级市场的散股会如何?
这个问题不需要去咨询专业律师。法条规定就在那里,中行港岛分行的律师,华润和招商局的律师,就算不清楚,只要查一查也能说明白……
首先,清偿担保债务。
如公司资不抵债,股东权益全部归零,流通股成为废纸。
无担保债务,或偿还完债务还有剩余资产,持有优先股的汇丰银行排在获得资产抵偿资格的首位,其次是董事会成员。
如果还有剩余资产,才轮到没进入董事会的股东。
眼下这年月,上市公司的资产和债务是极不透明的。除了公司核心人员,没人知道有多少债务,又有多少资产。
按照众多实际案例看,普通董事会成员的股权利益,大多数时候都无法完全保障。散股持有者的股权价值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归零。
相比之下,如果是清盘重组,还有一线生机。
当重组方案明确保留股权价值时,股票有可能被转换或保留,但概率极低。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一旦启动重组程序,之后的股权交易统统无效。
对三家炒股炒成股东的冤大头来说,要么现在赶紧想办法找人接盘。要么握着被套牢的股票拼运气,指望重组完成后,股票能够保留或转换为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