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唐宋之时,养廉金之制时兴时废。
未得稳固,亦未成体系。
朝代更迭间。
至清代雍正朝,此制方得确立,成为地方官员一项固定收入。
“但养廉金仅为权宜之策。”
“难保长久。”
“再者,需立严刑峻法。”
“违法者,必受惩处。”
“以律法震慑。”
叶轩提出第二条建议。
此点,朱元璋行之甚善。
朱元璋出身贫寒。
深受元朝官员之害。
其亲人皆因官员克扣救济粮而亡。
正因早年悲惨经历,朱元璋对深恶痛绝。
登基后,他大力整治。
对零容忍。
彼时,元朝统治崩溃,问题愈演愈烈。
官员唯利是图。
巧取豪夺。
百姓。
民不聊生。
国家动荡。
元朝所留问题,直接影响明朝。
明初,因元朝官员贪婪,国家陷入贫困。
若不严惩。
国家难以脱贫。
更难持续展。
因此,朱元璋即位后,即起史上最大规模反腐运动。
矛头直指自至地方各级官员。
朱元璋对之狠,前所未有。
所定刑法,皆令人胆寒。
创下华夏历史之最。
其一,量刑标准最为严苛。
六十两白银便是严惩的界限。
受贿过一百二十贯者,直接配边疆。
此外,还创制并使用了多种残酷的刑罚,如凌迟、挑筋、断手足等,更有扒皮塞草的极端酷刑,这些刑罚令人闻之色变。
朱元璋的反腐斗争持续了三十余年,期间揭露了郭桓案、空印案等重大案件。
他鼓励民众参与反腐,依据洪武十八年(1385年)颁布的《大诰》,贤良方正之士可将违法官员绑赴京城治罪。
这是历史上次赋予民众捉拿污吏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