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随手将奏折递给太子,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愧是李先生所推荐的能人!”
“如今把中书省交付给你,我心里安稳多了。”
胡惟庸脸色一紧,马上接话:
“陛下厚恩,微臣愧不敢当。”
“普天之下,唯陛下为尊。”
“微臣心中所敬,唯陛下一人。”
“即使此生只做个小小‘奏差官’,亦必恪尽职守,绝无懈怠。”
听闻此言,朱元璋轻轻一笑:
“你无需太过紧张。”
“不过是真心称赞几句,莫要误会。”
“倘若你真才不足,莫说你是李先生举荐的,就算这位置由太子亲自保荐,咱也不会重用。”
“你只要踏实办事,就不需自轻。”
“不要让朕失望就好。”
胡惟庸尽力压制心跳,立即站起深深一拜:
“臣岂敢辜负陛下深恩。”
“誓死效忠陛下。”
朱元璋一手轻抚下巴,面色平静地说道:
“行了,坐下说吧。”
“详细讲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又是怎么将这群老臣说动的?”
“恐怕没少吃苦吧?”
说罢,他斜靠椅背,从容执茶,静静听候下文。
事出反常,必然藏有隐情。
要说这些老臣一夜之间顿悟忠义之道,恐怕也难以相信。
“绝无此事,上位多虑了。
为上位效力,是微臣的本分,怎会叫苦?”
胡惟庸缓缓吐出一口气,沉稳地继续说道:
“禀告上位,其实微臣不过是将那位苏先生忧国忧民的事迹重新讲述了一番。”
一听此言,
朱元璋心中顿悟,明柏了胡惟庸的真正意图,但仍然面色平静,不做打断,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先生身为死囚,即将赴死,却毫无怨怼,反而提出解我大明之困的良策!”
胡惟庸未察觉朱元璋神色的细微变化,仍口齿伶俐地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