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莲和赵氏在厨房里忙得脚不沾地,一锅精心熬制的老母鸡汤,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
“飞儿,快来,把这碗汤喝了,补补脑子!”
几个月过去,刚出生的小六弟徐安,己经长得白白胖胖,此刻正躺在摇篮里咿咿呀呀。
徐飞喝汤前,还忍不住过去,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弟弟肉嘟嘟的脸颊,引来一阵咯咯的笑声。
全家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那是混杂了紧张、期待、骄傲的复杂情感。
明日,便是龙门一跃的时刻。
卯时未至,天色尚且昏沉,贡院门口己是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空气冰冷,却压不住考生们内心的火热。
徐飞被家人送到街口,独自一人背着考篮,挤入人群。
人潮汹涌,他小小的个子几乎要被淹没。
“哎,前面的别挤了!”
“让让,让让!”
眼看就要被挤到外围,一个声音忽然响起。
“那那不是神童徐飞吗?”
这一声喊,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接着便是嗡的一声,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真是他!那个八岁的解元公!”
“天哪,他居然真的来参加会试了!”
人群不自觉地分开一条小道。
徐飞有些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在一众目光中,快步走到了队伍前列。
“姓名,籍贯,年庚。”
验卷官头也不抬,公事公办地问道。
“学生徐飞,江州府人士,年八岁。”
验卷官握着笔的手顿住了。
忍不住多多打量了一下这个刚到自己腰高的小孩,挥了挥手。
“进去吧。”
穿过龙门,搜检过关,徐飞被一名小吏引着,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天字九十五号。”
号舍狭小逼仄,仅容一人坐卧。
一张木板搭成的床铺,白天是座位,晚上是床。
另一头,是块稍高些的木板,充当案几。
徐飞将考篮里的笔墨纸砚一一摆好,蜷腿坐下,后背紧贴着冰冷的墙壁,膝盖正好能顶在案几下沿。
他闭上眼,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嘈杂。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号舍顶端的小窗照进来时,贡院里悠长的钟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