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汉宫月 > 第296章(第1页)

第296章(第1页)

“来!给你留块带琉璃糖的,让你姥姥尝尝波斯蜜的甜!”王老实笑着应,手里的勺子当当敲着瓷盘。

阿罗憾正教伙计数锦绳结,手指在绳上翻飞,绳结打得又快又匀。

“三个结是三十,四个是四十,”他用生硬的汉话念叨,唾沫星子溅在绳上,“跟长安的算盘一个理,学会了,咱跟汉地百姓做买卖,就不用总找翻译了!”

伙计数错个结。

阿罗憾敲了敲他的手,胡茬蹭得伙计胳膊痒:“昨儿王老实教的‘逢五进一’,忘了?这绳结里藏着长安的规矩,得记牢!”

“记牢了,咱的琉璃才能卖得比米糕还快!”

开春第七日,朱雀大街晨光熹微,露水珠在锦灰砖防滑纹上滚,像撒了把碎银。

王老实推米糕车,车轮碾过纹路咯噔咯噔响,车板上的瓷碗都没晃。

“王大爷,早啊!”越人阿勇往骑楼下搬竹器,檐角锦线铃铛被风拂得叮铃响,惊飞了檐下麻雀。

“早!”王老实停下车,掀开盘布,米糕香腾地冒出来,裹着波斯蜜的甜,“你这竹筐摆得周正,不像前儿被醉汉撞歪了——如今路平了,车不晃,人也稳当,连醉汉都少了三分横劲。”

阿勇笑了,挠挠头,竹筐在怀里晃了晃:“可不是!昨儿罗马商队的马车从这儿过,车轮子都没歪一下,翻译官掀帘看了半天,说‘这路比罗马的石板道软和,骆驼走得稳’。”

巳时的锦道晨扫现场,扫帚唰唰响,扬起的灰被集尘锦袋兜住,像被无形的手攥着,落不下来。

清扫工赵大叔攥着扫帚柄,柄上缠着锦线,手心的汗浸不透,柄身光溜溜的:“这陈太后设计的锦线,真防滑!前儿用木柄扫帚,手滑得磨出泡,扫半条街就得歇,如今能从朱雀门扫到西市口,胳膊都不酸。”

旁边的李婶抖了抖锦袋里的灰,灰簌簌落袋底:“这袋还能拆下来洗,比麻布口袋经用——昨儿波斯商队的护卫见了,蹲旁边看了半时辰,还问在哪买的,说‘戈壁滩上扫沙,正缺这玩意儿’。”

波斯商人阿罗憾蹲旁边看,手指戳了戳清扫工的锦布工作服,衣摆拒水纹沾了泥水却不渗,像荷叶托着水珠:“这服可卖?波斯商队也想穿,戈壁滩上赶骆驼,溅的泥水总湿衣裳,夜里睡觉冷得打颤。”

赵大叔直起腰,扫帚往地上一杵,咚地立住:“不卖!是工部给咱定做的,说‘扫路人得穿结实点,别冻着累着’。不过我能让我婆娘照着织,用你们波斯的羊毛线,更保暖!你家婆娘要是想学,让她来,我婆娘手把手教。”

阿罗憾眼睛亮了,像琉璃盏照了光:“好!我出羊毛线,让汉地织娘教波斯女子织这拒水纹,咋样?织好了,让波斯商队的伙计都穿上,走到哪都说‘这是长安的手艺’!”

未时的锦纸公告栏前,围了圈百姓,指关节笃笃敲着道路养护锦规,纸页被戳得发颤。

“‘锦砖禁车’?那我家马车咋运面?”卖胡饼的张二婶皱着眉,手里的面杖还沾着粉,往公告栏上比划,“前儿拉了五袋面,总不能让我扛着走吧?”

王老实挤进来,指图中便民通道的锦线插画,画里的马车正顺着窄道走:“二婶你看,旁边留了五尺宽的车行道,专供运货,就是得慢点开,车轱辘别碾着主道的砖。前儿阿罗憾的驼队从那儿过,骆驼蹄子都没刮着砖,他还说‘这道比波斯的商道贴心,知道咱运货不容易’。”

越人阿勇蹲在养护锦箱旁,掏出块锦灰砂浆,灰浆里还缠着细锦线:“砖坏了这样补,跟织锦补洞一个理,先清缝,再抹浆,最后用锦线勒紧,咱百姓自己就能弄,不用等官差。昨儿李三哥家门前的砖裂了道缝,他自己补的,比新砖还结实。”

李嵩背着手站在圈外,袍角被风吹得掀起来,露出里面的锦布衬里——是前儿阿罗憾送的波斯料子。

他看了半晌忽然开口,声音比往日温和,像被晨露润过:“这‘禁挂檐角’的规矩,是怕压坏骑楼的藤架?”

王老实点头,手里的米糕铲当地敲了敲箱沿:“是啊李大人!前儿张屠户往檐角挂肉钩子,把藤架拽松了,修了半天才好,耽误了三家商贩摆摊。这规是咱百姓自己议的,谁坏了谁赔,比官府罚钱管用。昨儿刘记布庄的小伙计往檐角挂幌子,被他爹看见了,拽下来就揍,说‘赔不起街坊的损失’!”

李嵩摸了摸公告栏的锦纸,纸上的汉越文笔画清晰,像绣上去的:“这双语标注,倒周全,胡人看得懂,咱也明白。”

忽然对身后的管家说:“回家把我那辆旧马车拆了,木料捐给养护队修亭子,别占着道,碍着新规矩。以后我也步行,走这锦道,比坐车舒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