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中国野史讲的什么 > 第61章 镇南大捷振人心(第1页)

第61章 镇南大捷振人心(第1页)

光绪十年腊月的寒风,刮过镇南关的城墙。关楼残破的檐角下,一面褪色的龙旗在呜咽的风中打着旋,三天前,法军少将尼格里率领的第三旅攻破文渊州,清军将领杨玉科身中数弹坠马而亡,残兵如决堤的洪水般溃逃入关。

&0t;冯帅到!&0t;

随着一声传报,一队马蹄踏碎了关前的死寂。为的老者身披玄色棉甲,鬓角的白被风吹得乱舞,却丝毫不掩那双虎目里的精光。他翻身下马时动作沉稳,腰间的佩刀撞在马鞍上出闷响——这便是年近七旬的冯子材,三天前刚从龙州老家被两广总督张之洞以八百里加急请出的&0t;萃军&0t;统领。

&0t;把溃兵都集合起来。&0t;冯子材的声音里带着岭南乡音,却比关楼的铜钟还要响亮,&0t;谁再敢提&039;退&039;字,我冯子材的刀不认人!&0t;

亲兵们很快在关前空地上聚拢起两千多残兵,他们大多裹着伤,有的还光着脚,草鞋早跑丢在了乱军之中。一个满脸烟灰的把总哆哆嗦嗦地回话:&0t;冯帅,法国人有开花炮,咱们的抬枪打不着那么远&0t;

&0t;开花炮?&0t;冯子材冷笑一声,解开棉甲露出左肩上一道深可见骨的疤痕,他突然提高声音,&0t;广西的汉子,是站着死还是跪着活?&0t;

人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回应,更多人低着头盯着脚下的冻土。冯子材突然转身走向关楼,亲兵们以为他要歇息,却见他亲手摘下那面残破的龙旗:&0t;从今日起,谁想过关逃命,先踩过我冯子材的尸体!&0t;

这年冬天,法军在越南战场的攻势猛烈。自光绪九年六月法军攻陷河内,清军滇桂两军驰援越南,却连遭败绩。光绪十年八月,法舰突袭马尾船厂,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廷被迫正式对法宣战。可6路战场依旧颓势难挽,法军第三旅如同锋利的尖刀,沿着谅山至镇南关的驿道直刺而来,广西巡抚潘鼎新坐拥重兵却畏敌如虎,竟在文渊州战败后一路退到龙州,导致国门洞开。

&0t;冯公,潘抚台来电,说要暂弃镇南关,退保龙州。&0t;幕僚将一封电报递过来时,冯子材正蹲在关前隘的山坡上,用树枝在雪地里勾画地形。他抬头看了眼暮色中的群山,关前隘两侧是东西两岭,像张开的双臂环抱着隘口,中间一条驿道直通关外——这正是当年狄青平侬智高时激战过的古战场。

&0t;告诉潘大人,&0t;冯子材将树枝狠狠插进地里,&0t;我萃军三千弟兄,生在广西,死在广西!要退他退,我冯子材就在这长墙后等法国人!&0t;

接下来的十日,冯子材一面命人抢修关隘,在隘口处构筑起一道三里长的土石长墙,墙高两丈,墙脚深挖壕沟;一面派儿子冯相荣、冯相华分统左右翼,扼守东西两岭的制高点;又调王德榜的楚军驻守关东的油隘,形成掎角之势。附近的壮、瑶、汉各族百姓也都扛着锄头、拿着鸟铳赶来助战,不到半月竟聚集起万余民团,在关前的山林里挖陷阱、削竹签。

&0t;冯帅,您看这个。&0t;一个年轻的壮族猎手捧着块黑黢黢的东西跑来,是用山漆和桐油浸泡过的硬木,削得两头尖锐,&0t;这叫&039;地狼牙&039;,埋在雪地里,很是厉害。&0t;

冯子材接过&0t;地狼牙&0t;掂量着,突然放声大笑:&0t;好!法国人不是骑马厉害吗?咱们就让他们尝尝广西的厉害!&0t;他转头对亲兵说,&0t;给这位兄弟记上功,战后赏银二十两!&0t;

光绪十一年正月初六黎明,法军的先头部队出现在关前的驿道上。尼格里少将坐在马上,用望远镜打量着那道突兀出现的长墙,嘴角勾起轻蔑的笑——在他看来,这些装备落后的清军,不过是延缓投降的时间罢了。他身后跟着一千八百名法军,配备十二门克虏伯野战炮,火力强大。

&0t;开炮!&0t;随着尼格里的命令,十二门火炮同时轰鸣,开花弹带着尖啸掠过隘口,在长墙上炸开团团火光。清军的抬枪和土炮也随即还击,虽然射程不及法军,却打得异常顽强。冯子材站在长墙后的土台上,手按佩刀注视着战场,棉甲上落满了炮轰扬起的尘土。

&0t;爹,东岭炮台快守不住了!&0t;冯相荣浑身是雪地跑来,他的左臂被弹片划伤,渗出血迹染红了半边袖子,&0t;法国人攻得太猛!&0t;

冯子材看向东岭,那里的临时炮台已经被炸塌了一半,守军正用石块和枪托与冲上炮台的法军肉搏。他突然抽出佩刀,刀锋在晨光中闪着寒光:&0t;传我将令,萃军全体随我出墙!&0t;

亲兵们都愣住了——长墙本是依托防御的屏障,此刻主动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冯子材却已翻身上马,摘下头盔露出满头白:&0t;广西的子弟们,跟我杀!&0t;

三千萃军如潮水般涌出长墙,冯子材的白马冲在最前面,他手中的丈二长矛挑翻了第一个法军鼓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原本躲在山林里的民团竟也呐喊着冲了出来,壮族猎手的鸟铳、瑶族山民的长刀、汉族农夫的扁担,从四面八方涌向法军。尼格里从未见过这样的战场,清军前赴后继地扑向他的队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0t;稳住!保持射击队列!&0t;尼格里挥舞着指挥刀嘶吼,可他的声音很快被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淹没。一名法军中尉在日记里写道:&0t;那些中国人像疯了一样,有的士兵中了两三枪还在往前冲,他们的将军是个白老头,长矛上的红缨像团燃烧的火。&0t;(法国国家档案馆藏《尼格里旅作战日志》)

激战至午后,法军的阵线终于崩溃。当冯子材的长矛刺穿尼格里的左臂时,这位不可一世的少将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他看见长墙上竖起了那面被重新缝补好的龙旗,看见漫山遍野的清军和百姓在欢呼,看见自己的士兵扔下枪支没命地往关外跑。

打扫战场时,冯子材在法军的辎重队里现了一箱箱的罐头和香槟,还有一面绣着雄鹰的法军军旗。他让人把军旗倒挂在关楼的柱子上,又让伙夫炖了一锅广西腊肉,召集将领们围坐在一起。

&0t;诸位,&0t;冯子材举起粗瓷碗,里面盛着壮族百姓送来的米酒,&0t;这碗酒,敬杨玉科将军,敬所有阵亡的弟兄!&0t;酒液洒在雪地上,很快渗进冻土里,&0t;法国人说我们不敢打,今天就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土地,不是谁都能踩的!&0t;

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光绪帝正在批阅奏折,看到战报上&0t;斩馘千余,夺获枪炮弹药无算&0t;的字样,激动不已。而在巴黎,总理茹费理的内阁因这场惨败倒台,法国议会以306票对149票否决了军费案,被迫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和谈。(《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卷26)

冯子材率领军队继续战斗。正月初九,他率军收复文渊州;正月十三,攻克谅山;正月二十二,兵锋直指郎甲。沿途的越南百姓捧着米饭和清水来迎接清军。

这年三月,《中法新约》在天津签订。虽然条约依旧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但镇南关的胜利,终究是给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当冯子材班师回广西时,沿途百姓自在道旁设案焚香,孩子们举着&0t;冯将军&0t;的木牌欢呼。

ha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